軟件項目管理各環節常見問題及其措施(軟件項目管理各環節常見問題及其措施論文)
從事軟件行業13年多以來,從事過測試、項目經理和PMO各種崗位,在南方已經適應了正規的項目管理模式,回到老家東北面對項目和人員管理層出不窮的問題開始水土不服。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學習和向領域專家請教,對項目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分析總結如下,希望對有同樣困惑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01
市場環節
① 銷售流程缺失規范要求。
建議:市場部應梳理一套標準流程規范,供市場人員執行。梳理售前應如何組織調研、如何組織相關人員評估項目成本和利潤,合同簽訂前后的執行規范、合同中各階段條款如何約定,達成合同階段要求后如何申請開發票和跟進回款,后期如何跟進項目驗收和完成后續回款,如何申請結項等一系列操作的基準。
② 因項目太多較難管理,項目簽訂合同、交付驗收、回款等節點,市場不會及時反饋,缺少對項目銷售情況的系統化管理。
建議:建立一套銷售管理系統,包含項目立項以后未簽合同設置多長時間提醒一次、合同管理、項目各回款節點的提醒、回款金額統計、合同到期提醒等等功能,同時要與現有信息化平臺對接,讓項目辦及時了解項目各節點情況,減少向市場人員索要項目信息的環節。
③ 部分人員缺少項目成本概念,項目簽單后,未跟進執行情況,當項目因大范圍需求變更或運維期仍處理大量新需求時,未及時與客戶和項目組溝通,項目成本超支。
建議:提高市場人員的成本概念,對合同范圍外和運維期產生的新需求,應盡量引導客戶達成下一期合作。
02
設計環節
① 設計階段的產出物缺失標準規范要求
建議:設計部應梳理一套關于需求和原型設計的標準規范,如需求和原型設計需具備哪些要素才算完成,需要如何組織評審、達到哪些標準才算評審通過,比如業務邏輯不通、缺少邏輯說明、功能設計不完整就不能向下一環節移交。
② 設計人員對底層業務不熟悉,需提升底層邏輯思維、專業能力和成本概念,積累各領域的項目解決方案
建議:增加需求調研的投入,與實際應用客戶做好需求確認,即使沒有實際客戶,也需多做競品分析和業務研究,杜絕“閉門造車”(對外和對內),同時需提升業務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設計時能全面考慮系統的應用場景,將底層架構設計好,將各子系統的業務關聯研究清楚,避免為了趕工不思考就開工,減少返工成本。需求要從實際應用出發,避免“需求鍍金”,同時也要有能力說服并引導客戶按合同范圍實現項目建設,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需求變更。
③ 經常因臨時任務打亂原有計劃,惡性循環
建議:各部門建立任務接收機制,所有任務應由部門負責人向下分配,特殊情況如直接分配給個人,也應規定人員需將新任務情況向上級匯報,部門負責人應及時掌握部門人員的所有工作內容(建議采用周例會或每日站立會議等方式獲取),統一安排工作的優先級和做好資源調配,避免緊急或重要任務因其他臨時工作被耽擱。
03
開發環節
① 缺少統一的開發標準規范
建議:開發部應梳理一套關于開發設計、編碼、自測和提測以及代碼規范等內容的相關規范。
② 缺少公司級可供所有事業部復用的模塊化的框架平臺
建議:由技術研究部門牽頭,各開發部配合搭建一套公司級的代碼復用平臺,將常見的一些功能代碼以模塊或方法等形式放到平臺中共享給所有開發人員,且開發人員可以進行評論和自行提交一些開發成果分享給其他人。
04
運維環節
① 缺少對運維實施流程的標準規范
建議:實施運維部應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制定相關標準規范,讓運維人員執行各項工作都有參考依據,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提升運維人員能力,同時部門負責人要做好日常工作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② 運維人員缺少成本概念,工時存在虛報誤報情況
建議:部門負責人和項目經理加強對運維人員工時正確性的檢查,同時提高運維人員的成本概念,項目進入運維期后,應只承擔bug修復和部分功能優化的工作,新需求及時反饋給市場人員在項目下一期中合作,控制項目運維成本。
需要項目管理資料合集的同學可先關注然后私信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