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聚合力,深度融合促發展(黨建引領聚合力深度融合促發展 2023安全生產月)
——中鐵上海局鄭濟鐵路項目部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
文/通訊員/蔣波
組織黨員突擊隊助力全線首榀箱梁澆筑完成
鄭濟鐵路(山東段)項目部承建長清黃河特大橋部分施工任務,正線長度32.958公里,總投資21.4億元。項目黨支部牢固樹立“融合思維”“大黨建思維”,積極探索“黨建 ”融合發展新模式,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施工生產進度、安全質量管控、施工難題化解、科研技術攻關、降本提質增效、管理水平提高的同頻共振、同向發展。
與施工生產進度融合
組織“大會戰”
項目黨支部抓住前期征地拆遷的“牛鼻子”,主動與德州、聊城市委組織部等屬地政府對接,通過推行“組織聯建,共筑戰斗堡壘;陣地聯合,共享優勢資源;服務聯心,共辦實事好事;工作聯動,共建精品工程;活動聯辦,共創黨建品牌”為內容的“五聯五共”工作機制,逐步打造了“齊魯大地黨旗紅、鄭濟高鐵爭先鋒”黨建共建品牌,并以此為契機,主動邀請共建單位走進項目施工現場,詳細了解征拆難點、堵點,現場溝通解決項目急需解決的施工圖紙、紅線拆遷等問題。得益于此,項目僅用4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全線28公里的征拆任務。同時,在項目樁基、承臺和墩身“大兵團”作戰時,項目黨支部每天召開碰頭會,班子成員每天輪流值夜班,集中機械230臺(套)、人員近3000人進行大會戰,全面掀起施工大干高潮,月平均產值達1.23億元,日均產值410萬元,單日最高產值突破860萬元。
與安全質量管控融合
筑牢“防火墻”
項目黨支部始終將“保安全、保進度、保開通”作為首要任務,選取二工區跨324省道(40 64 40)m連續梁作為安全管控“試驗田”。成立由黨支部書記任組長、現場副經理任副組長、黨員技術骨干為組員的黨員精品工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以“創精品工程,樹齊魯豐碑,顯黨員擔當”為主題,廣泛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活動。領導小組成員牢固樹立“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崗位就是一份責任”的責任意識,現場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每天對作業隊伍和現場管理人員進行班前安全宣講,不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帶班檢查,確保有檢查、有記錄、有措施、有落實。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該連續梁比既定工期提前22天實現合龍,項目連續實現安全生產1097天,連續3次信用評價獲得“A ”并獲評中國中鐵“安全標準化工地”。
開展“學黨史 擔使命 保安全 促發展”群安員技能大賽活動。
與施工難題化解融合
敢于“挑大梁”
面對一線急難險重任務,項目黨支部敢于亮劍、勇挑大梁。跨高東高速是項目建設過程中安全風險最高、施工難度最大、澆筑時間最長的連續梁。為了解決好下跨高速公路封閉時長這一最大難題,項目黨支部在五一期間與高速公路運營單位溝通,同意單幅封閉3個月,時間緊、任務重。為此,項目黨支部立即召開專題會議,經過充分論證,將掛籃施工變更為支架現澆,并將1名總支委員和2名黨員技術骨干編為一個小組,24小時輪流現場進行安全管控與技術指導。小組成員克服天氣炎熱、蚊蟲叮咬多等惡劣環境,吃住在現場,平均每天參與交通疏導4.5小時,行走30000余步。其間,發現和整改問題60余條,經過50多天的堅守,提前2天順利合龍。在此期間,項目架梁關鍵線路將通過220千伏高壓區段,安全距離不能滿足架橋機通過要求,三電遷改單位遲遲沒有回復,供電公司提出停電10小時賠償損失30萬元的條件?,F場就是命令。項目黨支部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繞開三電遷改單位直接對接供電公司,面見茌平區區長匯報工作,取得區政府的支持和配合,最終以3萬元的補償,停電19小時,保證架橋機順利通過了220千伏高壓區段。
與科研技術攻關融合
獻出“金點子”
項目黨支部以“解決一線施工難題、提升工藝指導能力、加速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廣泛組織開展科研技術攻關活動。一方面,統籌黨員、團員、職工三個層面,大力開展“技術黨課”“團干講堂”“創新工作室”三個“人才孵化器”平臺建設,邀請共建單位以及公司技術骨干擔任講師,圍繞大商務管理、創新實踐案例等內容廣泛開展技術和管理經驗交流,將會議室搬到現場,將理論融于實踐,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與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聯合成立黨員科研攻關課題小組,采取“任務驅動、窗口切換、即時互動、自動保存”四項工作模式,先后攻克了350kmh高速鐵路沉降漏斗區域CRTSIII型板式無砟軌道施工、大體積混凝土冷卻循環水智能控制施工、巖溶地區百米樁基全液壓反循環鑿巖鉆機施工等多個行業難題,研究立項各類課題工法49項。其中,《大體積連續梁施工BIM應用與研究》獲第九屆“龍圖杯”全國BIM大賽二等獎以及西安市第四屆“唐都杯”BIM應用大賽應用項目優秀獎。
開展“學黨史 擔使命 保安全 促發展”群安員技能大賽活動。
與降本提質增效融合
拿出“好招數”
項目黨支部依托“陳曉輝明星創新工作室”,將黨建工作與項目降本提質增效深度融合。由黨支部書記陳曉輝牽頭,在項目開展管理策劃時,聯系業主提出將管段內4榀非標梁變更為32米標準梁,減少模板投入2套,節約成本約200萬元;在墩身施工過程中,將16個直坡墩變更為斜坡墩,節約成本約180萬元;在碎石原材料采購中,由黨支部書記牽頭,廣大黨員和群眾參與,經過調查論證用同質量同體積的花崗巖碎石替代容重較大的玄武巖碎石,增效約1600萬元;在水泥原材料聯采招標時,項目黨支部結合濟青、濰萊的供應經驗,科學設定廠家準入資格,擴大潛在供應商范圍,經過公開招標水泥中標價平均每噸低于網價100元,每噸節約成本125元,累計增效約3000萬元。此種方法獲得業主認可并在全線推廣。此外,積極探索數字化施工模式,設立了專門的BIM工作室和BIM技術專員,采用三維數字化模型對技術人員進行可視化交底。通過BIM建模方式,指導現場臨建施工,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157萬元。其中,通過BIM技術在跨高東高速大跨度連續梁中的應用,優化了施工方案,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施工難度,節省工期近2個月,實現了“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目標。
與管理水平提高融合
打好“組合拳”
面對建筑業“老齡化”“用工荒”的行業現狀,項目黨支部積極探索實行“兩進班組”管理模式,助推現場管理水平提高。
以黨建引領為中心,筑牢組織保障。項目黨支部將黨的組織建設和工作重心向一線班組傾斜,推行“黨的陣地建設進班組”和“一線管理人員進班組”的“兩進班組”活動。施工隊伍能夠最大限度釋放潛能,為項目生產貢獻力量。項目黨支部成立了以項目書記、經理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和部門負責人、各班組負責人組成的“兩進班組”建設領導小組,對班組技術、管理、黨建等工作全程幫扶指導。根據工點片區和班組數量分層包保,以黨支部為中樞,推行“1 N N”班組建設實施模式,做到工點在哪,班組劃分到哪,黨組織的作用同步發揮到哪,確保項目施工生產順利進行。
以下沉管理為重點,提高管控水平?!皟蛇M班組”的核心在靠前服務,通過管理重心下沉,關口前移,推動解決了項目管理人員年輕化和脫離現場的問題。一方面,管理人員下沉進班組。在項目部推行“下沉式”管理,即黨員班子成員下沉各職能部門結對指導,年輕管理人員下沉班組學習現場經驗,融入班組生產生活,確保項目總體管控,實現系統管理提升。與此同時,挑選業務能力強、專業水平高的管理人員每日到施工現場辦公,及時、快速解決各項施工難題,在幫助作業人員熟悉日常要點的同時,實現項目和班組工作實際的有效銜接。另一方面,項目黨員管理人員“雙亮”在現場,日常辦公在現場,結對幫扶在現場,將班組黨員納入項目黨建日常管理,通過“書記講黨課”等形式,發揮黨員在班組的應急、維穩及骨干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以班組建設為基礎,實現合作共贏。“兩進班組”要真正發揮作用,需要黨組織發揮引領作用,架起班組共建“連心橋”,當好“催化劑”,打造“雙贏”共同體。一方面,賦能班組自治。鼓勵班組在建設指揮部規章制度下根據工序特點、實際情況,自行制定管理規則,開展自我管理,保障作業人員對班組生產目標任務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另一方面,培育優質班組。堅持從源頭抓起,全程參與勞務隊伍招標監督并提出意見建議,確保引進班組依法合規。采取集體約談、個別談話、現場檢查等形式,加強與班組全方位溝通,建立互信基礎,培育了一批信得過、靠得住、有實力、講誠信、聽招呼的班組。此外,強化過程考評。每月對班組進行綜合考核,建立班組管理“黑白名單”制度,明確獎罰,打造典型示范班組,先后舉辦了文明施工、無砟軌道工藝性試驗等觀摩學習活動,實現了既定創優目標。一系列舉措,探索出項目部、班組“雙贏”新路徑,臨沂萬宏等3個班組獲評項目“優秀班組”,項目部榮獲濟南鐵路局“標準化項目部”“先進集體”“先進單位”以及中鐵上海局“優秀項目經理部”。
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工作開展以來,項目黨支部團結帶領全體干部職工充分發揚“勇爭先鋒、勇奪第一、勇冠三軍”的精神,率先完成首個墩身澆筑、首榀箱梁架設、首個連續梁澆筑、首個無砟軌道板澆筑等十余個全線“第一”,并依托“黨建 ”品牌活動,進一步打響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山東區域相繼實現了17個項目的滾動發展,累計合同額達120余億元。
來源|《國企》雜志2023年7月號(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