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英雄之城,中信設計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中信設計集團)
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設計”)迎來建院69周年。
回望“十三五”,在中信設計人的心中,是凝心聚力、創新突破的五年,是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五年,更是忘我奮斗、碩果累累的五年。
當下,武漢正在錨定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總體定位,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武漢‘十四五’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中信設計將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智慧和汗水書寫新時代奮斗篇章,擦亮‘中信設計’這塊金字招牌,助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中信設計黨委書記、總經理吳凌自信地說道。
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
鍛造中信設計“火神山精神”
“中信力量”助力
疫情防控阻擊戰
10天建成一座1000張床位的傳染病醫院,對設計師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按照常規,這樣規模的醫院,項目設計需要幾個月,施工需要一兩年。
當火神山醫院設計任務交到“武漢設計”領軍企業之一的中信設計手中,在中信集團、中信工程黨委的強有力支持下,中信設計黨委及領導班子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迅速組織設計人員投入“戰斗”。
武漢火神山醫院。
2020年1月23日下午5時30分,一支60人的設計師隊伍陸續到達中信設計辦公大樓集結,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開始了不分晝夜、持續高強度工作。5小時完成場地平整設計圖,24小時確定設計方案,60小時交付施工圖設計文件。現場設計配合團隊在“前臺”,24小時駐守工地,隨時處理和協調施工中的各種問題,而設計團隊在“后臺”,24小時對現場問題以最快的速度調整優化設計,并及時反饋給一線,“前臺”“后臺”一起發力,保證項目進度。
湯群,中信設計副總建筑師、火神山醫院設計總負責人,也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總設計師。他曾說:“這是我職業生涯中最復雜、面最廣的一場考試。既然接手這個任務,就要圓滿交付設計成果。我們必須一鼓作氣、堅持到底,讓火神山醫院快一點、再快一點建成,才對得起國家和人民的信任。”
10天時間,醫院順利建成并投入使用,直至2020年4月15日閉院,火神山醫院實現醫護人員“零感染”、醫院運行“零事故”、醫療廢棄物“零污染”,圓滿完成疫情防控的任務。該項目設計還獲得全國優秀勘察設計獎、新冠肺炎應急救治設施設計新建項目一等獎。
此外,中信設計還承擔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塔子湖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江漢經濟開發區方艙醫院、黃陂區方艙醫院等十余家方艙醫院及多個綜合醫院改造設計工作。
在這場與時間、生命賽跑的比拼之中,中信設計勇擔央企責任,以卓絕的勇氣和頑強的決心完成設計任務,鍛造了“臨難受命、迎難而上、化難見巧、克難濟世”的中信設計“火神山精神”,為武漢乃至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中信力量”。
此一役,是中信設計多年實力厚積薄發的成果。2020年9月,中信設計榮獲“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為助力各地抗疫工作,中信設計向全國50多家單位無償提供火神山醫院設計成果。火神山醫院建成后,中信設計領銜武漢乃至國內一批“補短板”的醫療項目,包括“平疫結合”綜合醫院、疾控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助力疫后防控的持續發力。中信設計專家團隊還參與編制了《呼吸類臨時傳染病醫院設計導則(試行)》《方艙醫院設計和改建的有關技術要求》《大型公共設施平戰兩用設計規范》等多項相關技術規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計之都分享應急醫療設施設計經驗。
作為在漢央企,中信設計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推動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
“十三五”期間,中信設計黨委大力推進基層組織工作創新,總結形成黨支部考核“五有”工作法,即有標準、有計劃、有督導、有考核、有講評,有效提高抓基層、打基礎工作水平,并得到中信集團充分肯定和推介,工作法經驗材料被中信集團《黨建信息交流》全文刊發。
2019年,公司黨委組織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受到與會指導的中央主題教育第十二巡回督導組高度肯定,并被中央主題教育簡報刊發。2020年,中信設計黨委被湖北省國資委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助力世界級賽事場館建設
彰顯“武漢設計”
國際化實力硬核
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舉行,世界的目光聚焦武漢。
這場世界級賽事之中,中信設計扛起“設計主旗手”重擔,完成武漢體育中心(舉辦開、閉幕式及主要比賽的主會場)、武漢五環體育中心(主賽場)、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摔跤館、全民健身中心、漢南通用航空機場跳傘場地、軍運村等設計工作。
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主會場和主賽場由同一家國內設計院原創設計,這在行業內十分罕見。作為“武漢設計”領軍者之一的中信設計,向世界展示了“設計之都”的實力和中國風采,有力提升了武漢的城市影響力。
其實,本次軍運會的改造場館武漢體育中心、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和新建場館武漢五環體育中心均出自同一位總設計師——中信設計總建筑師陸曉明。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三個場館建筑各有特色,以現代手法詮釋傳統的荊楚特色,是設計理念的核心,同時與新型的建筑工藝相結合,為大家呈現出了世界級的武漢特色場館。
武漢體育中心(一場兩館)及其改造設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主會場)。
生長于武漢四唯路8號的中信設計,早已深深烙上“武漢設計”的印記,與武漢這座英雄之城密不可分。
以武漢為大本營實現向外擴張,以推廣武漢的城市形象為己任,中信設計用自己的方式不斷擦亮武漢的城市名片,向全國乃至世界輸送著一批響當當的“武漢設計”“武漢造”。
秉承與城市共成長的發展理念,設計了武漢市大量的公共建筑。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新館)、湖北省圖書館(新館)、武漢市民之家、武漢新城國際博覽中心、武漢國際廣場……均出自中信設計。
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新館)。
武漢市民之家。
順應城市的繁榮發展,中信設計走出武漢,在國內遍地開花,更多的城市地標出自“中信設計”,如新疆國際會展中心、烏魯木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南寧至黎塘鐵路南寧東站、貴陽至廣州鐵路貴陽北站、神農架機場航站樓、柳州文化藝術中心、合肥萬達城主題樂園、珠海橫琴國際金融中心大廈等。
由中信設計承辦的無界論壇,已經連續舉辦了九屆,其規模和影響力日益擴大。每一屆論壇都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文化遺產保護理論與實踐進行深入研討,例如,“創意城市”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與文化、大學與城市的協調發展,遺產保護領域的數字技術運用等,搭建了武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交流溝通的橋梁,推動武漢市成功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計之都”和“萬里茶道”申遺,成為武漢在世界上的一張“城市名片”。
助力城市發展,站上世界的舞臺。“十三五”期間,中信設計實現國際獎項“零”的突破。謝店村傳統村落整體風貌保護與再生設計獲2018年亞洲建筑師協會建筑獎銀獎,武漢平和打包廠保護與再利用工程獲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創新創優實現突破
設計企業
“華麗轉身”工程龍頭
2020年,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兩所“雙一流”高校入駐國家網絡安全學院,這是我國網絡安全戰略實施的重大項目、武漢臨空港區域千億產業大集群之一,該項目是中信設計采用“PPP EPC”及執行建筑師負責制等先進建設組織模式的成功實踐,實現了項目建設的高質量和高完成度。
這也是中信設計截至目前最大的工程總承包項目,是企業發展歷程之中創新創優的重大轉折和起點,中信設計由設計界的領軍企業朝著工程龍頭企業發展方向闊步邁進。
打開中信設計輝煌的履歷表,連續十四年入選ENR“中國工程設計企業60強”,持續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獲評“當代中國建筑設計百家名院”“全國建筑設計行業誠信單位”和全國勘察設計行業“創新型優秀企業”,入選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工程總承包營業額年度排名百強,在民用建筑設計院中名列前茅。
這一切成績離不開企業深入骨髓的創新思路和轉型決心。
探索創新發展方向,設立綠色建筑、智慧城市、新能源、海綿城市等專業化發展中心,以服務綠色低碳城市建設為導向,為客戶提供切實可行的綠色低碳技術解決方案,為建筑插上“綠色低碳”的翅膀,為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貢獻中信力量。
成立數字化設計研究中心,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啟動在線化協同設計研究,推廣BIM正向設計。中信智能建造平臺項目還成為中信集團“互聯網 ”轉型戰略的四大示范項目之一,實現研發運營一體化,在國家網安基地等項目中試點。
成立醫療健康事業部、工程總承包部、全過程工程咨詢院,推行執行建筑師(工程師)負責制,豐富業務模式,拓寬服務范圍。
獲準成立武漢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專家工作站,承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學術交流會等重磅品牌學術活動,促進行業交流。
【編輯:王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