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方便”送到科研一線 全面助力火箭全戰全捷
全方位高質量服務 保障高密度下的全勝
2018年可謂是“超級航天年”。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以全年37次發射全勝的戰績,獨居世界第一。創記錄的發射次數、高質量的發射服務背后,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艱辛付出。這其中,就有那些在背后默默拼搏的型號保障團隊。他們或通過筑牢政治堡壘,或通過全方位的后勤服務,為型號試驗隊撐起一把“保護傘”。
把“方便”送到科研一線 全面助力火箭全戰全捷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大型試驗任務保障工作側記
2018年注定是中國航天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創下了37次的高密度發射紀錄。一院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最大的總體院,在長征火箭全戰全捷的成功背后,不僅有廣大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也有任務保障人員的努力支撐。
黨建工作融入全過程
作為承擔航天型號任務的重要單位,一院始終將黨建工作貫穿型號任務的全過程,做到了黨建工作“融入型號、保證型號、服務型號、支持型號”,為型號成功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也為黨的建設科學化注入了“航天基因”。
“航天一院黨建云”智慧黨建平臺實現了全院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的全覆蓋。該平臺的上線讓黨員即使長期在發射場執行任務,也能實時精準地和黨組織連接,隨時隨地學習黨中央、集團公司黨組、院黨委的重大部署,黨員也可方便地“掌上交納”黨費。據統計,2018年該平臺實時推送中央及上級黨組織精神相關學習文章,累計點擊量突破200余萬人次。
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研制團隊始終將型號工作與黨建工作同計劃、同部署、同檢查、同總結;確保型號工作開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延伸到哪里,把黨建工作融入型號研制全過程,用高質量的黨建工作保障型號發展。
只要是有型號工作的地方,就有黨組織。運載火箭的研制團隊非常龐大,在集團公司黨組和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一院型號團隊做到了將黨支部建到每一個中隊;型號“兩總”既是技術負責人,也是黨建責任人,各級黨支部、黨小組既是型號研制的主力軍,也是落實黨建工作的最小單元,確保了黨建工作在基層扎根,在型號研制中發揮作用。
在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任務中,長三乙火箭發射試驗隊在創新做“規定動作”的基礎上,還認真研究了“自選動作”,開展了“成功在我手中,隊旗在我心中”主題活動,把對成功的必勝信心接力傳遞。試驗隊還組織了“先鋒黨員”評選活動,進一步發揮優秀黨員的引領示范作用,激勵全體發射試驗隊員以高昂的斗志和不懈進取的銳氣投身嫦娥四號發射任務中。
“為科研撐起一把傘” 王磊 作
在發射場建立“小家”
2018年,一院將建設“神箭小家”列為工會一項重點工作。2018年12月7日,一院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舉行首個“神箭小家”揭牌儀式,“神箭小家”是國防郵電系統首個發射場職工小家,也是一院打通關愛一線職工“最后一公里”的創新舉措。
一院首個“神箭小家”讓職工自己當設計師,經過7次集中討論,征集到45項金點子創意。“神箭小家”集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三大特色于一體,包含“星辰書吧”“共同講堂”“1㎡健身”“我愛我家”“心靈驛站”五大板塊。
“神箭小家”本著“竭誠服務職工、服務中心大局”的初心,圍繞“溫馨 歡樂 愛”的主題,堅持“我的小家我做主”原則,貫徹“標準化、可推廣、可復制”的思路,為后續在各大發射場全面推廣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
一院工會還深入開展“你在前方當先鋒,我在后方做保障”系列工作,為一線職工解憂解難;成立試驗隊臨時分工會,開展為試驗隊“送溫暖、送健康、送歡樂”專項活動;元旦、“五一”、中秋、國慶節前,一院領導帶隊,赴4個發射場慰問試驗隊員3345人次,發送價值78萬元的慰問品;組織開展高溫天氣慰問一線職工1680人次,發送價值26萬元慰問品;院級幫扶困難職工390人次,發放幫扶金46萬元。
一院工會運用“一院職工心理健康管理APP”平臺,在全院組織開展職工心理健康狀況檢測;通過開辦職工子女假期看管班,號召院屬單位工會組織開展職工子女暑期夏令營活動和家屬答謝互動活動13場次,1600余名職工子女和家屬參加;工會還積極推進職工心理減壓室、健身室、哺乳室、職工書屋建設,舉辦網球、羽毛球、跳繩、健步走、工間操等活動,參與職工42900人次,投入經費約530萬元。
前后發力保成功
為了打通遠程數據判讀的“最后一公里”,一院原發展規劃部牽頭,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協調的測試網延伸1公里左右,布置在一院工作人員辦公的協作樓辦公區,盡可能地縮短兩個物理隔離的網絡間距離,加快發射場測試數據“擺渡”進入院涉密網的速度。這樣,實現了兩個網絡在一個辦公地點完成數據轉換,將往常兩個小時的工作縮短為如今的半個小時左右即可完成。
據悉,后續一院將通過“兩步走”戰略,連通兩個網絡,在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真正實現設計員在北京即可實時看到發射場火箭測試數據,實時判讀。
在后勤保障方面,為保障科研生產順利進行,一院萬源實業公司前后方齊發力。
在前方,航天科研保障中心110余名后勤人員幾乎全年駐守發射場,全年共計服務試驗隊員12000余人次,車輛安全行駛累計超過110萬公里。每一次派車出行,司機師傅都打起12分的精神,生怕出現一點失誤;一日三餐飲食飽含后廚師傅們的用心用情,每一次慶功宴,廚師們都像做年夜飯一樣樂著,忙活著。
在后方,航天幼兒園為全院科研生產一線人員解決后顧之憂,讓忙于型號任務的中青年科研職工能安心工作。航天幼兒園各分園針對一線職工工作繁忙,不能準時接孩子的實際問題,開設離園看護班。
萬源實業公司自主開發的“e萬源”差旅平臺解決了出差人員出行審批流程繁瑣、報銷手續復雜的問題,讓他們成為輕裝上陣的“千里馬”。通過差旅平臺,出差人員只需一鍵下單即可完成票務、租車及酒店預定,在遇到惡劣天氣航班大面積延誤等突發情況時,平臺會增加班次、安排專人,實時關注中航信機票數據接口、機場大屏,調配一切可協調資源,解決出差人員實際困難,為出差人員增添一份出行保障。
2019年1月9日 《中國航天報》第3版
編輯 實習生 汪小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