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打通新時代國企黨建創新路徑 以黨建融合業務形成發展實效
摘要:新時代國企黨建無論是理論創新還是實踐創新,都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遵循,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是檢驗國企黨組織工作和戰斗力的最終標準。濱州市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濱州市交通產業集團”)始終堅持黨建統領,改革發展協同聯動,樹牢“過程黨建思維”,認真履行黨建主體責任,深耕主責主業,精鑄“紅色領航、星鏈交通、融耀未來”黨建品牌,秉承新理念、適應新常態、擔當新使命、轉換新動能、探索新路徑,持續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運營深度融合,將黨建優勢塑成發展優勢,積蓄起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動能。
一、背景介紹
濱州市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濱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一級權屬企業,主要業務涵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經營、汽車駕駛員培訓、汽車檢測維修、車輛二級維護、道路客貨危險品從業人員培訓、合同能源管理、教育咨詢服務、大宗貿易、水產養殖、供應鏈管理服務、人力資源管理服務等產業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濱州市交通產業集團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改革攻堅、聚焦主業發展、優化公司治理,牢固樹立“創新發展、開放合作、智贏未來”的企業發展理念,將“紅色領航、星鏈交通、融耀未來”黨建品牌創建作為企業發展的強力引擎,實現了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深度融合。
二、具體做法
(一)強化政治建設,筑牢發展根基
1.深化好黨性修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好政治方向,樹立政治意識,履行政治責任。堅持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體系相融合,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支委會發揮把關定向作用,高標準謀劃企業發展。2022年至2023年8月共召開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會議32次,形成了常態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等機制,讓干部職工受到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煉、精神洗禮。
2.鍛造好干部隊伍。交通產業集團在黨建品牌創建中,深入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實施“引才”、“用才”工程,多渠道引進、培育專業管理人才,適時進行交流和調整,精準選拔中層干部。2023年以來,通過公開招聘,引進8名大學生,其中2名為高層次人才。通過內部競聘選拔,12名人員進入中層管理干部行列,不斷匯聚人才磅礴力量,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3.優化好企業治理。全面完成“黨建入章”,制定完善黨支部委員會議事規則、三重一大議事規則等制度,嚴格規范前置把關工作程序。支委會積極發揮把關作用,研究公司戰略規劃、經營管理、提質增效、選人用人等重要議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黨支部加強頂層設計,主動與省內各知名企業和央企合作對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逐漸形成相對穩定的發展布局。
4.打造好黨建品牌。交通產業集團聚焦國企站位,以“紅”為魂,打造“紅色領航、星鏈交通、融耀未來”黨建品牌,突出在黨的領導下,國有企業發展的新定義,不斷彰顯國企擔當精神;聚焦產業定位,以駕培、檢測維修、能源、交通綜合服務等為主責主業,不斷延鏈、強鏈、補鏈,發現、創造、開拓新版塊、新業務、新市場,形成星鏈交通的良好發展態勢;夯實“1 3 4 5 6”的工作機制,即“一核三體四維五鏈六融合”,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企業發展為目標,以軍政企三體共建為模式,以黨群聯動、軍民融合、服務保障、創新項目四個維度為方向,以五鏈為內容,以六融為成效,聚焦發展方向,打造黨建與產業資源深度融合發展的“交通產業新樣板”。
(二)創新引領突破、聚焦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推動集團黨建與項目建設雙聯動、雙提升,黨小組就是招商引資任務組,就是項目攻堅組,黨員就是招商專員,就是一線指揮員,采用集團和招商前沿、項目一線聯動,黨組織和黨員聯動,將招商活動、項目過程管控與過程黨建示范引領同步落實、同步推動、同步提效。
1.黨建引領招商融資,護航企業發展。一是赴重慶市、濟南市開展招商引資和學習考察活動,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500萬元,為集團發展和以商招商注入“紅色動力”;二是立足國有平臺定位,用好運營融資兩大手段,與中信銀行、東營銀行、齊魯銀行等7家金融機構溝通對接,實現融資2.35億元,全力賦能企業發展壯大,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2.黨建引領創新實踐,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一是濱州國創能源科技公司成功中標京博石油化工綜合體通風系統項目,該項目是國投集團“大干2023”的首個重點項目,合同金額達1.126億元,實現了首季開門紅;二是濱州金海岸水產養殖公司與央企華能集團開發沾化2萬畝海域“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該項目被列入山東省政府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點項目和濱州市委市政府重點建設項目;三是濱州四環五海駕校完成北部戰區某集團軍軍民融合500余名駕駛員的培訓任務,投資530余萬元用于提升軍民融合項目培訓質量,此次培訓項目開創軍地共建新模式;與濱州科技職業學院合作,打造產教融合教育基地;中標濱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大型客貨車科目二、科目三考試場地,打造駕校經營業態新樣板;四是積極打造山東省無人機培訓實訓基地,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下一步,將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形成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確保項目有序實施,實現黨建引領互促產業發展升級。
3.黨建引領聚合力,企業發展不斷殷實。黨建引領健全“雙互助”機制建設。把準政策脈絡,深入貫徹二十大精神,強化思想鑄魂、服務潤心、攻堅筑基、軍地聚力、對標提升“五大行動”,開展黨建結對共建活動,以“支部共建”活動為平臺,引導支部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借鑒,進一步提升黨組織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組織黨建聯建共建活動,加強黨員意識、提高黨性覺悟、拓展黨員義務,黨完善支部功能,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通過與濱州市科技職業學院、濱州職業學院等市屬高校共同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與濱州市武警支隊、消防支隊達成培訓戰略合作,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刻融合;通過聚合軍、政、企三方的力量,依托國有企業的黨建智慧,運用意識和形式創新,制造融合疊加效應,聯合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雙擁辦共同打造“濱州市雙擁優撫示范點”,實現資源共享,互補互助,不斷推動濱州市雙擁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緊盯市場機遇、重點布局新興領域
濱州市交通產業集團聚焦主責主業發展,把“黨建 創新發展”作為實施路徑,在持續鞏固現有傳統汽車業務板塊的同時,強化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新設立濱州中創供應鏈公司,與濱化集團、大唐熱電等大型企業合作,加快培育服務貿易數字化新動能,促進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整合濱州英信建設工程公司,開辟集團市政工程板塊;濱投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取得“人力資源服務、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推動招聘、培訓、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勞務派遣等業態提質增效;通過增強業務量拓展業務面,推動供應鏈貿易與現代服務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合發展,釋放更多創新活力;鄉村振興板塊順勢布局,著力在數字農業、循環水高端養殖、智慧溫室等領域實現“零突破”,持續注入集團發展的原生動力。
三、工作成效
(一)持續以教育為先,打造學習型干部隊伍。交通產業集團持續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狠抓黨員干部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制定學習計劃,對黨員干部“加油充電”。利用黨支部書記例會暨主題黨日活動以及組織黨員干部職工前往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愉悅家紡等參觀學習,努力營造勤勉學習、擔當實干、奮勇爭先的黨員干部隊伍新風貌。
(二)持續用功發力,提升黨建工作質量。貫徹黨建規范,完善管理制度,憑借明晰的規則機制,讓道德的軟約束擁有制度硬抓手,強化內部管理。除了讓黨員干部自覺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敢想敢干的創新意識,更要通過規范的程序建立健全各項評議會,量化道德考評指標,對工作實效有明確考核機制,才能讓道德約束有制度作為底線保障,才能長期有效地賡續紅色基因、砥礪奮進之志。
(三)持續雙向賦能,推進黨建業務融合。持續擦亮“紅色領航、星鏈交通、融耀未來”黨建品牌,從政治建設融合、思想建設融合、隊伍建設融合、治理體系融合、責任落實融合等5個方面入手,制定具體措施,做到黨建引領有方向、黨建賦能有抓手、黨建融合有指標。2023年1至3季度,集團黨組織將“黨建 安全”“黨建 創新”“黨建 創效”活動建立在生產經營全過程,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完善黨員先鋒崗、示范崗和及志愿服務隊,在服務生產經營、提升管理水平、解決生產難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四、啟示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黨建工作是推動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讓黨建融合成果在企業創新發展中不斷凝結,在深化實踐中不斷展現,探索符合新時代特點的黨建工作新辦法、服務中心工作的新路徑,才能積聚強大動能,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凝聚人心鼓士氣,使黨建品牌從一個企業集體的標桿逐漸轉化為這個企業主體的標志,才能用黨建工作的新成效推動交通產業集團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