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濱區建民街道:推行“335”活動構建黨建工作新格局(街道黨建活動方案)
陽光訊( 陳善剛 記者 李孝華)今年以來,漢濱區建民街道通過開展“三進社區三項服務五項活動”,扎實推進“五同”工作機制,著力建設“五好”社區黨組織,讓“雙報到”在職黨員進社區有平臺、能作為,確保活動取得真正實效。
該辦為提高服務質量,以黨建為引領,扎實推進“335”服務體系建設,讓“雙報到”成常態見實效。推行三進社區。即:工作力量進社區。積極推動機關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雙報到”,主動亮明身份、認領服務崗位、參與社區工作、充實社區工作力量;鼓勵機關黨組織采用各類資 源支持社區實施“家門口服務工程”,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改善社區居住環境,維護社區和諧穩定。志愿服務進社區。重點“圍繞需求、圍繞中心、圍繞社區”服務大局,幫助并參與組建教育宣傳、糾紛調解、治安聯防、城鄉環境等志愿服務隊,打造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持續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建立“積分制”,健全“雙報到”黨員志愿服務評價體系,不斷提升志愿服務水平。文明新風進社區。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和深入推進“新十風”,幫助社區深化“文明社區”創建活動。制定居民、小區、樓棟公約,引導、教育、組織、激勵群眾,形成關愛他人、關愛自然、關愛社會的良好社區氛圍。
做好三項服務。即服務黨建引領。幫助社區黨組織強化基礎建設;幫助社區黨員干部強化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長效機制,幫助困難黨員,增強黨員的主體性與服務群眾的意識,為社區黨組織凝聚力提供持續的動力;創新“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形式及內容。合力探索黨課互動、組織生活共享、主題黨日活動同過、機關講堂下移等新型“三會一課”形式,形成機關黨建與社區黨建優勢互補、經驗互取、資源共享、共同發展。服務社會治理。幫助社區加強居民自治。建立健全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發展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服務文明創建。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孝義文化。定期開展和諧社區、敬老文明號、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助推文明城市創建。組織“雙報到”黨員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對亂堆亂放雜物、垃圾等現象進行勸阻,對社區內出現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合理的勸解,倡導廣大群眾遵守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規范,爭做文明的傳播者、踐行者。
開展五項活動。即開展“亮身份、作表率”活動,爭當模范黨員示范先鋒;開展“下網格、訪民情”活動,爭當民情收集先鋒;開展“宣政策、啟民智”活動,爭當政策宣傳先鋒;開展“解心結、促和諧”活動,爭當糾紛調解先鋒;開展“濱濱有我·新十風”活動,爭當志愿服務先鋒。
下一步,該辦將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強化黨員的服務意識,提升黨組織和黨員的服務能力,推動資源在基層整合、矛盾在基層化解、服務在基層拓展、民心在基層聚集,通過“雙報到”最終實現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的目標,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