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黨建工作要有的放矢 持之以恒——“三灣改編”的啟示(三灣改編把黨支部建在)
近期學習黨史,深入學習了毛澤東軍事思想。軍事思想是毛澤東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三灣改編”是毛澤東政治建軍思想的起源,是黨建立新型人民軍隊的起點,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立的前提和基礎。“三灣改編”通過“支部建在連上”,加強軍隊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從而加強了黨對軍隊的領導。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背景下,支部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對于黨的建設具有重大責任。然而,在現實中支部的黨建工作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還是難以真正與業務工作融合,存在“兩張皮”現象,甚至出現黨建工作虛化的問題。這既不利于黨建工作,也不利于業務工作,必須采取有效舉措加以解決。通過學習了解“三灣改編”,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對現階段黨支部開展黨建工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三灣改編”的內容
1927年9月,秋收起義失敗后,針對革命軍隊中存在的一些重大問題,毛澤東組織進行了“三灣改編”。其中,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是“支部建在連上”和組建士兵委員會。
(一)“支部建在連上”,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曾經在軍隊中建立過黨的組織,但黨組織(支部)都是設到團一級(即“支部建在團上”),營、連以下均沒有設立黨的組織,黨的政治主張難以到達普通黨員和基層士兵。再加上基層士兵人員成分復雜,革命動機不純,部隊戰斗力不強,有些人員在面對困境時會選擇逃跑、背棄革命,甚至走向叛變。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毛澤東汲取大革命和國共合作時期的經驗教訓,并參照蘇聯在紅軍連一級設立黨支部的做法,提出“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班、排設黨小組,營、團設黨委,各級黨組織由前敵委員會統一領導”。“三灣改編”通過加強軍隊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使黨的革命綱領路線方針政策能夠傳達到普通黨員和基層士兵,保證了革命軍隊的無產階級性質,從政治上、組織上奠定了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
(二)在連以上設各級士兵委員會,推行民主制度。當時的部隊里很多官兵來自舊式軍隊,有很多陳規陋習,如軍官打罵士兵、隨意拿老百姓的財物,打罵老百姓等,與無產階級革命隊伍的要求不符。為廢除舊軍隊舊制度的影響,構建全新官兵關系和人民軍隊,在軍隊中實行民主制度,毛澤東提出,在連以上建立士兵委員會,規定軍官不能打罵士兵,以保證士兵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權利。同時提出了三大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和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這也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早期形態。士兵委員會由全體士兵民主選舉產生,有權參與軍隊經濟方面的管理,監督軍隊經濟開支和管理伙食,官兵各方面待遇平等;軍官受士兵委員會監督,犯錯要受其批評和制裁。
(三)“三灣改編”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黨的八七會議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當時最迫切的問題是怎樣組建一支聽黨指揮、富有戰斗力的革命軍隊。毛澤東通過總結大革命和秋收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厘清了部隊存在的三個問題:一是建制零亂,人員成分復雜,革命動機不純;二是沒有富有戰斗力的基層黨組織;三是內部不民主,一些軍官帶有舊軍隊的不良習氣,對士兵經常打罵,士兵缺乏基本權利,官兵不平等。“三灣改編”就是針對如何解決上述問題而開展的,初步提出了把以農民及舊軍人為主要成份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辦法,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奠定了政治建軍的基礎。
二、“三灣改編”對現階段黨支部黨建工作的啟示
(一)黨建工作虛化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缺乏針對性。通過對“三灣改編”的學習,我們可以發現,“三灣改編”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清晰的目的性。現階段的黨建工作中,之所以會出現黨建業務“兩張皮”和黨建工作虛化的問題,原因有很多。比如政治意識不強、思想上不重視、黨性修養不足等等。從實踐的角度看,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沒有針對性,沒有找到要解決的問題,缺乏目標。因此,要讓黨建工作有意義,首先要實實在在剖析發現中心工作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這是黨建工作發揮作用的基礎和出發點。沒有針對性的黨建工作就容易被虛化。黨支部要緊緊圍繞審計中心工作,針對工作上的不足,在從政治建設、組織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角度,從長期執政能力、先進性和純潔性三個方面,結合黨章黨規對支部工作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剖析存在的問題,使黨建工作有針對性。
(二)黨建工作要找到符合實際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三灣改編”的政策是毛澤東在學習借鑒蘇聯紅軍和大革命時期相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黨建立革命軍隊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提出來的。現階段,黨支部在實際的黨建工作中,針對剖析的問題,也要通過學習、借鑒、創新相結合的方式,結合支部和黨員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如果是能力問題,支部就要想辦法進一步提升業務能力;如果是思想問題,支部就要開展思想教育;如果是作風問題,支部就要進行提醒批評,等等。問題的解決辦法很重要,解決辦法不合適,黨建工作也會被虛化,甚至還會起反作用。
(三)黨建工作要有持續性,要持之以恒。“三灣改編”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起源,是黨建立新型人民軍隊的起點,但不是終點。在其后的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設的過程中,連隊黨代表怎樣發揮作用,支部書記與政治委員的工作如何區分,士兵委員會的職責和作用要怎么調整,軍隊民主要發揮到什么程度等等問題,都在不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因此,現階段開展黨建工作,要認識到黨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問題的解決很多時候也不是一蹴而就,可能需要不斷往復;要認識到黨建不只是開開會、搞活動、找找問題就算了;要認識到真正解決問題,要持之以恒,根據問題的發展變化不斷地調整完善黨建工作。只有這樣開展黨建工作,才能把黨支部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才能真正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作者系中央黨校中央和國家機關分校2021年春季學期中共審計署黨校處級干部進修班學員、審計署上海特派辦 財政審計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