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個市籌公租房功能型團工委成立!這個中心城區最大的公租房小區將開啟社區自治模式
城市發展離不開人才聚集,上海是個海納百川的城市,吸引著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在這里拼搏,公共租賃房成為他們在上海的家。然而,以租客為主的公租房小區,如何更好地管理,讓青年租戶有暢通的反映訴求和建議的途徑,這也成為社區自治上的新問題。普陀區長征鎮馨越公寓是市籌公租房小區,3月20日,上海市首個市籌公租房功能型團工委——馨越公寓團工委在公寓黨建群團服務站“XIN里巷”正式掛牌成立,這也將成為公租房小區探索社區自治的新方向。
圖說:長征鎮馨越公寓團工委成立
租戶兼委員 “聚”出向心力
“我叫李靜,在長征鎮人民政府工作,住在**號。”“我叫李桐宇,工作在上海化工研究院,住在**號。”……掛牌儀式上,馨越公寓團工委成員一一亮相,自我介紹的同時還自報樓棟。“我們馨越公寓團工委全體成員的平均年齡只有29歲,都是來自各行各業、各個單位的團組織骨干,基本都是小區的租戶。”馨越公寓團工委書記李靜向記者介紹,15名成員中有14名黨員1名團員,一半以上為碩士學歷。
圖說:15名團工委成員亮相
馨越公寓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公租房社區,青年租戶占比始終在80%以上。青年們自發建立了多個社群組織,線上線下發展壯大,形成以志愿公益為主、文體親子興趣社團為補充的馨越青年參與社區自治共治新風尚。2017年,馨越公寓成立滬上首家公租房黨建群團服務站“XIN里巷”,引入青年社會組織專業運營,開展青年活動,并成立“馨”青年議事廳,由長征鎮團委指導,組成了以社區居住、有議事熱情和一定影響力的青年住戶為主的議事組織,圍繞公寓青年活動、共享空間管理規劃、社區軟件管理水平提升等問題進行議事。
圖說:青年交流活動
“我住在這里三年多了,對這個社區很有感情,也很愿意參為社區里一些事情出謀劃策。”團工委委員、小區居民黎欣欣告訴記者,小區的黨建群團服務站里經常會組織一些活動,與小區其他的住戶交流也很多,大家都比較熟悉。黎欣欣還加入了小區好幾個社群,參與過很多線下活動。
圖說:馨越公寓團工委成員及青年議事廳制度
馨越公寓團工委的成立,將更好地組織、引導、服務公寓青年,維護青年合法權益,同時將加強對“馨”青年議事廳的指導,推進支持青年社區自治共治。“我們制定了定期議事機制,對于小區內的突發事、緊急事等做到隨知隨議。”不僅如此,團工委還開辟了線上議事陣地,在小區里設立了議事亭,更快更精準地收集青年呼聲。
橋梁和紐帶 “議”出新效應
“圖書館改建成自習室,我同意,但是在管理上還要討論細節。”“我們可以設計一個預約系統,這樣可以讓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我提議設輪值人員,這樣可以高效管理。”“自習室的開放時間……”掛牌儀式后,團工委成員及議事廳召集人和輪值長就小區自習室管理方案進行了首次討論。大家暢所欲言,對改建及后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自習室是很多人共同的呼聲,我們聚在這里群策群力、頭腦風暴,可以更加高效地梳理清楚問題關鍵,還可以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不少委員表示。
圖說:議事討論
楊潔是團工委中身份“特殊”的一位委員,作為小區物業公司人員,她對新成立的團工委充滿期待。“大家提出的小區管理方面的問題,我們也會及時探討并研究提升辦法。”討論中,有委員提出了建議,楊潔認真記錄。“以往我們只是被動地等住戶來建議意見,現在通過這樣的平臺,我們可以主動發現大家的需求,及時跟進。”楊潔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她表示自己一定會做好橋梁和紐帶,讓居民在馨越公寓生活得更加舒心、開心。
有熱情有資源 “治”出新風尚
“功能型團工委不以組織關系,而是以居住或是工作在小區,并有共同目標而確立的。我們每一個成員不僅有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更有優質的資源服務社區。”馨越公寓團工委委員秦茹告訴記者,自己在上海市兒童醫院工作,她也了解到社區里有許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在育兒方面有很大的需求。“以后可以通過團建聯建,我們醫院可以組織義診、講座進到社區。”
圖說:分享討論結果
“我們單位男生很多,特別是單身的男生很多,如果大家有需求,我們可以組織聯誼活動。”在委員李桐宇上海化工研究院也亮出了自己的“資源”。
“對于委員們來說,能夠在原有組織關系之下,參與功能型團工委的活動,借助這一平臺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為社區治理出力,這就是大家聚在一起的目的。”李靜表示,公租房小區的特殊性決定了小區自身資源的局限性,所以委員們既是問題的發現者,也是解決者,而解決的辦法就是依靠大家的資源。團工委的成立,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協調各方資源的匯聚,用最優的資源服務小區、服務青年。
圖說:探索青年參與社區治理的新途徑
“馨越公寓團工委的成立,是加強社區基層治理的創新舉措,將更有序高效地推進青年議事、活動組織的開展,持續激發小區自治共治的內生活力。”長征鎮團委書記徐麗表示,下一步,長征鎮團委還將在建德地區、數字科技產業等社區和行業中,進一步創新探索多層次的團組織形態,凝聚更多力量,服務好青年群體。
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