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理工學院黨委:深化“一融雙高” 打造黨建工作齊魯樣板(齊魯理工學院雙創聯盟)
齊魯理工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持續推動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不斷開創黨建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學校黨委獲評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4個基層黨組織入選全國、全省標桿院系和樣板支部,1名黨支部書記入選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
一、黨建引領,鑄就發展根基
完善黨建工作體系。依據《民辦學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等文件要求,構建完善“636”黨建工作體系,即充分發揮黨組織“保證政治方向、凝心聚力師生、實施監督保障、推進融合發展、引領校園文化、嚴守安全底線”等“6大作用”,深入實施“班子自身建設、黨組織規范提升、黨員先鋒模范”等“3大工程”,高效落實“組織、責任、制度、人員、經費、條件”等“6大保障”,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黨建工作納入學校《章程》,明確黨委決策、參與和政治把關事項;黨委書記進入董事會,董事長、校長擔任副書記,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等制度,確保董事會、校委會與黨委會同心同向、共謀發展。健全黨委機構、各級黨組織和黨小組,配齊配強黨務人員、思政教師、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等工作隊伍,黨建運行經費每年300萬元以上,確保黨建工作全覆蓋延伸到業務工作最前沿。近三年,學校在山東省本科高校分類考核中黨建工作考核均位列同類高校第一。
創新黨建“五化”模式。構建“五化”(體系化、制度化、標準化、流程化、數字化)黨建工作模式,制定黨建制度58項,出臺“四級聯創”等黨建標準12項,優化黨員發展等流程31項,結合學校山東省智慧教育示范單位建設,建設智慧黨建、智慧思政、智慧文化育人、智慧社區等平臺,實現黨建工作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全面提升黨建質量水平。
創新學習教育方式。推進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創新會前預學、會上研學、會后深學的“三學”模式,將“第一議題”制度拓展延伸到各級各類會議。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式,常態化開展學黨史、講理論、展畫卷、唱紅歌、比風采等“十大行動”;推進精學深訓、宣傳宣講、深化“三進”、活動助推、引領發展、守住底線等“六大舉措”;引領全校師生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創新意識形態“八項工作法”,完善“555”網絡輿情監測預警處置體系,堅決守牢意識形態陣地。
二、三全育人,彰顯黨建特色
實施齊魯文化育人工程。發揮學校兩校區地處濟南、曲阜齊魯文化核心區域的優勢,確立“齊魯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育人理念,實施“九個一”齊魯文化育人工程,開展辦紅展、唱紅歌、讀紅書、訪紅址、護紅旗、續紅脈等“六紅”活動,建成融思政教育與文化育人、線下線上于一體的“四館一堂二廳”(黨史館、山東黨史館、齊魯文化館、稷下學館、孔子學堂、主題展廳、科創展廳)校內實踐體驗大平臺,依托平臺開展現場教學、延伸閱讀、社團實踐活動等。開發“三原色之旅”廊道(傳統文化—行走齊魯古道的綠色之旅、紅色文化—行走革命遺址和新農村的紅色之旅、科創文化—行走齊魯科創大走廊的藍色之旅),短視頻《金聲傳古道》獲全國“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特等獎。
實施師生“雙養”工程。2016年以來,學校實施大學生養成教育和教師養德修為的“雙養”工程,一體化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發展和師德師風建設。近三年,大學生中涌現出市級以上先進集體126個、先進個人1398人次;在大賽中獲省級及以上獎勵3399項;2024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學校獲國家級金獎2項、銀獎5項、銅獎7項,省級金獎24項;教師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泰山學者2人,省級及以上教學比賽獲獎262人次,市級以上表彰238人。
實施社區育人工程。構建“四知、五融、六協同”的“一站式”學生社區工作體系,打造高水平學生黨建前沿陣地和“三全育人”實踐園地,形成了“黨委領導、學工牽頭、部門協同、師生共建、社團助力、輔導員入駐”的多元化社區建設和管理模式。依托社區深化“八大”(學業、職業、就業、創新、創業、心理、資助、安全)服務,做青年學生的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設立校長獎學金,每年自籌資金2000余萬元用于學生獎勵、困難補助、勤工助學等。政府、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高。
三、促進融合,增強黨建效能
聚焦國家、山東省重大發展戰略,構建“638”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體系,黨建與業務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切實將黨建融入教學、科研、人才、學生、文化、安全、治理、服務等各項工作。學校獲批的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門國家一流課程等負責人中黨員占比94%;學校獲批的2個“黃大年式教學團隊”、8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等骨干成員中黨員占比76%,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2014年以來,響應教育部號召,對口援建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職業技術學校,投入600余萬元援建實驗室、圖書館,選派的14批支教教師中絕大多數為黨員,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學校對口援建工作。學校連續五年在山東省教育廳本科高校分類考核中評為優秀,2023年名列同類本科高校第一位;連續四年在校友會中國民辦大學排名(Ⅰ類)中位列全國第四位、理工類第一位。獲批山東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支持單位等稱號。(齊魯理工學院黨委)
作者:齊魯理工學院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