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榮旗“黨建+合作社”模式釋放生產力(黨建引領合作社宣傳標語)
近年來, 阿榮旗主動適應黨建新路徑,在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中,探索推行“黨建 合作社”模式,采取“聯合社黨委領辦、重點社支部領辦、特色社黨員領辦”的方式,不斷釋放黨建生產力,有效加快了農牧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進程,形成了基層黨建與農村經濟發展多輪驅動的良好局面。
“‘黨建 合作社’主要有3種模式,一是‘黨委 合作社’模式,二是‘黨員 合作社’模式,三是‘支部 合作社’模式。”阿榮旗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3種模式引領下,目前阿榮旗12個鄉鎮已成立聯合社12家,開展合作社理事長培訓班48期,解決困難452個,先后將56家有名無實的合作社上報旗供銷聯社和市場監督管理局,有效規范了全旗1400余家合作社運行,培育壯大了一批產業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合作組織,為壯大縣域經濟奠定了良好基礎。
“現在村民都愿意跟著合作社干。” 復興鎮靠山粉絲粉條合作社秦秀權說,“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成了入社農民的‘定心丸’。黨建工作的扎實推進,規范了合作社的經營活動,提升了合作社的管理水平。”
據該旗供銷聯社負責人介紹,各村黨組織結合本村資源優勢及農戶種養習慣確立主導產業,并利用本村集體資源領辦重點社,通過“統一種養、統一管理、統一商標、統一價格、統一銷售”的方式,組織村民抱團發展主導產業、壯大集體經濟。
如今,全旗148個村黨組織先后領辦創辦重點社241家,幫助98個村實現集體經濟積累零的突破。音河鄉五龍泉黨總支領辦了龍飛柞蠶產銷專業合作社,并利用村集體閑置房屋建成柞蠶精包裝加工廠,引入先進設備,申報有機商標,組織養殖戶規范化養殖柞蠶,幫助蠶農年均增收5萬元。
“黨建 合作社”模式使該旗向陽峪鎮松塔溝村黨員中心戶王偉領辦了寶豐蔬菜產銷合作社,并帶領32戶農戶利用大棚種植蔬菜、水果,并借助城郊村的優勢,大力發展采摘農業,幫助社員年均增收8萬元。
據了解,該旗還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合作社黨建工作機制,保障合作社發展方向,提升合作社運行管理水平,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員致富行動”,為領辦創辦合作社的黨員優先提供貼息貸款,扶持引導黨員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群眾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