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三重點” 壯大經濟促振興(黨建引領促經濟發展)
近年來,云南省瀘西縣舊城鎮緊盯“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舊城產業發展的“第一抓手”和“紅色引擎”,積極推行“黨委牽頭、支部聯動、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和組織力量融入“三個重點”產業發展全過程。
加快特色產業建設,推動經濟“綠色發展”。依托特色農業企業,先行先試,引進培育紅河馨悅園藝、小白樂花卉種植合作社等花卉企業種植鮮玫瑰、繡球、臘梅等鮮切花卉100余畝,堅持黨建引領、示范帶動,積極盤活資產資源,圍繞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引進龍頭企業承租舊城分揀包裝車間項目,增加村集體經濟收益30萬元,帶動周邊7個村“聯村抱團”實現集體經濟增收目標。將番茄作為“一鎮一特”“一村一品”主導產業進行培植,催生出20家番茄合作組織,圍繞“訂單化種植”保障群眾銷路,“標準化收購”提升產品質量的模式,帶動全鎮8個村委會、2500余戶群眾栽種番茄1.4萬畝,產值穩定在3億元以上。
加快龍頭企業帶動,推動產業“綠色轉型”。通過引進夫之邦等龍頭企業,大力探索“黨建+新型農業”路子,夯實筑牢非公企業黨組織基礎在新型產業鏈上的作用,共建共興產業發展項目,推動蔬菜冷鏈物流產業發揮輻射效應,帶動全鎮農戶規模化種植大棚蔬菜2萬余畝,創造就業崗位800余個,扶持帶動群眾獲得經營性收入1.2億元。在河民、木龍等地圍繞“黨建鏈”串起“人才鏈”“產業鏈”,推動桑蠶產業發展,輻射帶動周邊村組栽桑達7100余畝,實現產值1600余萬元,實現了村集體、企業、農戶“三方共贏”。
加快農業人才培育,推動農業“綠色增收”。通過分類化培養模式,依托黨總支牽頭對經營管理型人才實行“成長型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實行“傳幫帶培育”,專業技術人才實行“職業化培育”,采取“送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開展技術培訓,依托黨總支、黨支部堡壘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帶頭發展,依托州縣行業部門技術培訓載體,開展外出培訓、參觀學習,近年來,共組織外出培訓4期,參觀學習6次,1500余人次;組織聘請專家,技術員開展實訓班培訓30余場次,受益近15000余人次,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供稿人: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舊城鎮 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