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看鄭州】高效,用好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這張牌(黨建引領 網格化)
挑大梁走在前 開創中心城市建設新局面
【六看鄭州】系列報道
高效,用好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這張牌
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關。
作為河南省會、全國特大城市,建成區達1412平方公里的鄭州,經濟活動空前活躍、流動人口持續增多、城市規模快速擴大、城市治理不斷迭代優化。
往東看,鄭東新區金融島環湖而矗,智慧場景深度賦能,濕地水澤的韻味與數字治理的氣息融合共生;最西邊,昔日工業遺存蝶變生活秀場,中原區“一路四街”車水馬龍……
安居為本,樂業為基。有序的社會管理和城市秩序,依靠的是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的創新機制。
2024年9月26日,憑借《鄭州市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智慧城市建設案例,鄭州在第三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2024年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中國”評選中榮獲城市類別獎項——治理大獎,為世界智慧城市建設、特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鄭州方案”。
這份來自世界級平臺的肯定既是對鄭州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模式的認可,更是對鄭州在新起點上建設新時代智能體城市的鼓勵和鞭策。
數智時代,如何在宏觀層面讓城市運轉更加高效有序,在微觀層面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
鄭州,正用“智慧”書寫大城善治的鄭州方案。
黨建引領 全域覆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把群眾大大小小的事辦好,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
2022年以來,鄭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導,順應新時代特大城市經濟社會數字化、智能化、協同化發展規律,深入開展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鄭州特色的特大城市現代化治理路子——
緊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總目標,以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為總抓手、總平臺、總引擎,以組織優勢與數字技術優勢疊加融合為重點,加快建設“大綜合一體化”的城市運行和治理智能中樞,統籌推進平安鄭州、幸福鄭州、創新鄭州、智慧鄭州標準化建設,努力開創一格管全面、一屏觀全域、一網統全局、一線通上下、一鍵全處理、一融促創新、一制保安全的數智治理新格局。
與其他城市相較,面向全市4個開發區、12個區縣(市)同時發力、全域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的鄭州,在傳統的以街道(鄉鎮)為一級網格、社區(村)為二級網格、小區(樓院)為三級網格的基礎上,結合鄭州實際創新設置專屬網格和微網格,著力提升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
目前全市設置一級網格215個、二級網格3530個、三級網格19582個,專屬網格4835個,城市社區微網格47188個,繪制全市統一、多方共享、動態更新、精準識別的二維高清網格電子地圖,實現政法綜治、城管、信訪、市場監管及各類網格多格合一,形成了“全覆蓋、無縫隙”的網格體系。
三方聯動共治讓昔日“老破舊”變身智慧小區,居民生活幸福滿滿;“三層四組”治理體系、“1956·煥新朋友圈”黨建特色品牌等讓“一路四街”破繭成蝶,人山人海……在黨建“主心骨”的引領下,鄭州涌現出一大批創新基層治理、推進特大城市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和實踐的典型做法、生動實踐,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多維融合 一網統管
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用數字化、智能化賦能城市治理精細化,是城市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也是特大城市治理的必然要求。
2024年以來,鄭州以數字化平臺為基座,建立起市、縣(市、區)、街道(鄉鎮)三級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體系,統籌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積極推進12345熱線、文明創建、110報警服務臺、數字城管、熱力等多平臺合一,推動隊伍、業務、數據全面融入網格化治理體系,打造“大綜合一體化”的城市運行和治理智能中樞,著力實現重點領域“一網統管”——
為破解非警務類警情占用有限警務資源,影響緊急警情處置效率和質量的難題,2024年4月,鄭州組織4372名民(輔)警進網入格,并陸續打通110報警服務臺與網格化平臺、優化非警務事項推送流程,實現數據通、業務通。
2024年6月15日,全市12345熱線工單全面切換至網格化平臺流轉處置。兩個平臺融合后,網格化機制優勢和組織架構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熱線訴求解決的效率和質量,讓黨建引領網格化平臺“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
今年1月初,鄭州推動16個區縣(市)數字城管職能、人員、平臺并入同級城運中心取得階段性成果——市數字城管平臺與網格化平臺全面融合,初步實現“一個平臺管調度、一套流程管處置”,較好解決了多頭派單、多頭接單問題,節約了平臺運維經費投入,減輕了基層負擔,提高了城市管理類事件處置效率。
在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鄭州用數字化驅動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變革,把方便留給群眾,把難題留給政府,著力打通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各類堵點難點,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
數智賦能 潛力無限
如今的鄭州,數智賦能正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重塑著這座城市的治理格局。
有事,打開手機提報“鄭好拍”“鄭連心”,已成為不少市民遇到煩心事的第一選擇。
過去,網格員上報事件需手動選擇分類,隨著梳理事項逐步增加,事件分類難度也在增加。2024年7月,社會治理行業大模型“AI小鄭”上線,它具備自動識別圖片信息生成問題描述的能力,還可智能推薦事件分類,網格員點擊確認便可完成事件上報。
截至2024年底,“AI小鄭”已累計幫助網格員進行事件分類116.8萬次,協助工作人員正確識別小微事件103萬件。經過不斷優化迭代,“AI小鄭”還可進行智能立案、智能派單、智能核查、智能生成,為輔助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此外,借助人工智能算法,“鄭好拍”“鄭連心”等應用以及行業大模型“AI小鄭”逐步實現數據實時抓取、異常自動判斷、預警有效應對,全面掌控和處置市域內各類事項,形成“問題自動發現、任務智能分派、信息直達基層、結果跟蹤反饋”的智慧化工作閉環,有效推動城市從“經驗”治理向“數字”治理、“經驗”決策向“智慧”決策轉型。
圍繞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鄭州堅持“試點先行、示范引領”,選取中原區“一路四街”、金水區沿黃片區等7家試點單位,聚焦物聯視聯感知體系構建、大模型技術應用、數字孿生、跨界融合應用場景建設等,著力打造“虛實交互、以虛控實”的城市智能體,為推進鄭州智能體城市建設探索經驗。
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在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上作示范,持續抓基層、打基礎、固根本,用好‘黨建 網格 大數據’模式、不斷提升社會建設和治理水平”要求,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迭代升級的進程中,鄭州正瞄準網格化治理的“引領城市”、智能體建設的“標桿城市”、數據要素改革的“示范城市”靶向發力——
以智能體城市建設為總平臺、總抓手,以實現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為總目標,加快推進組織優勢與數智優勢持續疊加、深度嵌入、全面融合,在構建城市網格化治理共同體、打造城市運行和治理智能中樞、健全“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增強人民群眾方便感、實用感、獲得感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再蓄新動能。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娜 楊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