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見丨打通“黨建+產業”融合發展道路(黨建融入發展)
近年來,各地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充分發揮黨建“引擎”作用,深挖優勢資源,找準集聚合力,創新發展模式,持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一直以來,農村產業發展不均衡、不理想,除了先天自然條件的制約,與群眾的積極性、干部的示范性有直接關系。但凡基層黨建抓得好,黨組織戰斗力強,黨員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產業發展往往就非常好,為村民帶來了實惠。反之,產業發展就可能沒有起色,鄉村發展遲滯不前。因此,必須打通“黨建 產業”融合發展道路,切實激活發展內動力。
強化黨建聚民心。事實充分說明,鄉村產業發展不宜單打獨斗,僅靠少數人努力,既不能形成規模效應,難以支撐起整個產業的發展,也很難凝聚人心、統一思想。黨組織是一個地方的戰斗堡壘,同時也是大家的堅強后盾,重大事項的決策者、指揮者,但凡有了黨組織書記號召、黨員帶頭,就能打消大家的顧慮,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產業發展方面達成一致,避免一團散沙。
強化黨建增智慧。如今,農業產業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走出低質低效的發展路徑,才能提高經濟收益,實現長遠發展。廣大基層黨組織要主動擔當,加強市場調研,尤其要融入產業發展,牽頭與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生產企業等對接,推動新種苗研發,延伸加工鏈條,開發更多新產品,深入挖掘農文旅消費市場,做好“ 旅游”這篇大文章。同時,團結廣大村民提高管理智能化水平,進行規范化生產,切實增強產業優勢。
強化黨建筑合力。鄉村產業發展的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受自然氣候、極端天氣、市場行情的影響大,絕不能埋頭苦干、順其自然。要積極與行業部門對接,爭取各種優惠政策,同時協助解決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切實為產業發展提供全時段、全方位的指導服務,將廣大村民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共同為產業發展出力支招,齊心協力呵護產業成長。
萬事開頭難,堅持更難。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過硬,護航產業向前發展,及時解決各種困難,方能助力產業走得遠、效益好。(文/劉正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