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東莞答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雙萬”城市平穩運行
十年奮斗不止,東莞成為全國第十五座擁有萬億GDP、千萬人口的“雙萬”城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社會平穩運行的支撐。保持社會平穩運行,關鍵在基層治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東莞堅持黨建引領,構建基層社會治理“1 N”制度體系,不斷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思路、新舉措,通過網格化、信息化管理,推進多元化解、多元共治,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將矛盾化解在最基層,將服務推進到最前沿,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全力打造人與城市共生共榮的東莞樣本。
黨建引領
夯實基層治理堅強戰斗堡壘
今年“2·24”疫情發生后,在南城新城社區、莞城興塘社區,每次核酸采樣都有市委政法委“紅馬甲”忙碌的身影。這是東莞開展黨員干部“雙報到”的一個瞬間。
黨建統領是做活基層治理的根本路徑,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根本保證。東莞讓黨建力量“沉下去”,讓基層治理“強起來”。
近年來,東莞出臺了《關于構建基層組織新體系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用的意見》等文件,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持續實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排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在城市社區、住宅小區、商圈市場等地建設黨群服務中心,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建設699個黨群服務中心。
去年以來,東莞扎實推進全市機關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村(社區)開展“雙報到”。機關單位黨組織與村(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在職黨員在居住地或單位報到村(社區)認領公益崗位,充分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應急服務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同時,東莞在全省率先出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十四五”規劃》,制定《關于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意見》,相繼出臺37項配套制度,構建基層社會治理“1 N”制度體系。制定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國試點城市創建方案,以項目化落實創建清單,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
▲vivo黨群服務中心
“智網工程”
網格化 信息化讓治理更精準高效
今年5月12日,道滘鎮北永村網格管理員在開展日常巡查時發現一個疑似粉塵作業場所,便立即將該情況上報至鎮智網中心,由中心協調相關部門聯合處置。經鎮生態環境部門現場檢查,企業存在廢氣直排,便立即依法依規進行處置。這是東莞“智網工程”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的鮮活案例。
2016年以來,東莞著力打造“智網工程”社會治理中樞,以網格化和信息化為抓手,整合公共服務管理資源,健全基層服務管理平臺,通過網格管理員深入排查上報和職能部門的精準執法處置,把問題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從源頭上壓減基層社會治理風險。
目前,全市共劃分為2927個基礎網格,組建10291人的智網系統隊伍,搭建了市鎮村三級的實體化運作平臺,明確了18個部門、共計475個入格事項及作業標準,開發使用了全市統一的作業信息系統,推動數據歸集和指揮調度高效有序。從網格管理員發現上報問題,到市鎮村精準分流,再到職能部門高效處置,市鎮村一體整體智治基礎不斷完善。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智網工程”累計發現上報各類問題隱患1377.6萬宗,推動有效處置1338.5萬宗,處置率為97.2%;累計開展各類服務超過5.1萬次,直接涉及的群眾超過70萬人;舉辦宣傳活動14916場次。今年以來,開展出租屋、“三小”場所疫情防控專項行動,排查出租屋38.9萬棟,“三小”場所51.7萬間,共發現未落實疫情防控“五件套”措施1.4萬宗。“智網工程”作為東莞社會治理核心工程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有效體現。
▲茶山網格員日常巡查
多元化解
大調解工作格局化解矛盾在基層
在莞城某小區,因為一個垃圾桶的擺放問題,保潔員和居民“杠”上了。在網格管理員蔡慶文的百般勸解下,雙方平息了怒火,垃圾桶擺放問題得到解決。
兩年前,蔡慶文調解工作室成為東莞首個網格管理員調解工作室。目前,莞城街道已成立8個網格員調解工作室。
隨著社會結構轉型變化,各類矛盾糾紛紛繁復雜。東莞著力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源頭。
東莞建設的“莞邑調解”多元化解平臺,成立51個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96個駐派出所調解室,在36家異地商會和55家行業協會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解紛中心。
東莞構建的訴調對接“1 2 3”模式獲評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典范?!? 2 3”模式下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全面設立1個訴調對接中心,打造線上 線下2個調解平臺,并形成專職調解、律師調解、特邀調解三大調解合力。全市46個單位建立訴調對接工作聯動機制。以勞資糾紛為例,通過與市總工會、市勞動仲裁院深化勞動爭議訴調裁審一體化工作機制,近5年進入法院訴訟的勞資糾紛不到總數的10%。
據統計,在大調解工作格局下,東莞年均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超10萬宗。
▲松山湖法庭金融糾紛訴前調解工作出成效
多元共建
人人參與平安文化深入人心
鄭康強是黃江鎮的一名二手房東,管理著3棟出租屋84間房間。從2018年開始,他在當地智網中心的號召下,成為一名樓棟長,參與到基層治理工作中。目前,黃江鎮有6700多名房東變身“樓棟長”管理著9000多棟出租屋。
近年來,東莞大力推動群防群治工作,激發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的積極性,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構建“一呼百應”機制。建立警民聯防執勤點1.2萬多個,配置執勤人員2萬多人,組建警民微信群3800多個,發動群眾16萬多人。組建27萬人的“東莞義警”隊伍,他們中有保安員、物管員,有樓棟長、門店長,也有學生家長與其他普通市民。
搭建“人人參與”平臺。全市各鎮街成立平安建設促進會,充分調動和凝聚群眾、企業、社區等多方資源力量參與群防群治。推廣“智網人人拍”小程序,鼓勵引導群眾參與發現社會治理隱患,截至今年6月共接到市民報料123972條,網格管理員累計完成審核123076條,累計向市民派發獎勵紅包86.54萬元,在市民和“智網工程”之間架起了一座更為直接的社會治理互動橋梁。
莞香花、白玉蘭、心靈驛站等社會組織,數量龐大的志愿者隊伍、社工隊伍等也都積極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東莞市“以‘民生大管家’推進鄉鎮政府服務能力提檔升級”獲評2021年度全國基層治理創新典型案例。人人參與基層治理氛圍日益濃厚,平安文化已日漸深入千萬東莞人的心中。
東莞基層治理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體現。面對多次疫情,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各界力量迅速匯集,千萬市民積極配合,用最小代價撲滅一次次疫情。
十年來,東莞兩次獲得全國平安建設最高榮譽“長安杯”,實現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典范城市“六連冠”。
邁上“雙萬”新起點的東莞,正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東莞。在黨的領導下,東莞必將延續千萬人口特大城市平穩運行的管理奇跡。
文:首席記者 林朝豐
圖:東莞圖庫/陳棟、陳帆、鎮街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