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好黨建堡壘 當好育人領路人(黨建領航鑄魂育人)
光明日報
【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
摘要
改革“第一課堂”、延伸“第二課堂”、活躍“第三課堂”,開展“樣板黨支部”評選活動,開拓“互聯(lián)網(wǎng) 黨建”工作新載體……作為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加強和改進黨委對高校的領導,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將黨建工作與本科教學主體緊密結合,探索“四課聯(lián)動”教學模式,使各類課堂與思政課聯(lián)動,健全高校黨建特色品牌培育與推廣機制,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學校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筑好黨建“真堡壘”,當好育人“領路人”。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河南淅川縣張家小學、汝陽縣石柱村小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聚沙”黨支部的足跡遍布38個國家級貧困縣中的38所小學,一個個“聚沙圖書館”圓了10000多個孩子的閱讀夢;文化精準扶貧“百千萬行動”、百場文化下鄉(xiāng)、1000對“手拉手”活動……“孟之舟”黨支部的愛心公益活動從未停下來。
各具特色的黨支部建設,只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在黨建工作中的亮點之一。作為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將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健全高校黨建特色品牌培育與推廣機制,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學校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筑好黨建“真堡壘”,當好育人“領路人”。
1.打造“三課堂” 守好主陣地
2019年11月11日下午,一堂融合了思政內(nèi)容的《測繪學概論》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龍子湖校區(qū)開講。校長劉文鍇以“什么是測繪”“測繪能干什么”“測繪學的發(fā)展歷程”等問題為切入點,娓娓道來。從中國古代地圖《兆域圖》,到康熙年間的《皇輿全覽圖》,從修建“人間天河”紅旗渠時的自制水準儀,到享譽海內(nèi)外的北斗定位系統(tǒng),劉文鍇將智慧傳授給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搬到課堂上,印在了學生的腦海里。一堂普通的專業(yè)課,有了思想引領、價值引導,有了精神塑造、情感激發(fā),就顯得不普通。
“能夠聽到校長給我們講課,很驚喜,也激發(fā)了我們學習測繪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學生馬祥語說。
思政課是學校立德樹人的“第一課堂”。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學院院長每年堅持為學生上黨課、宣講形勢政策,帶頭進行理論闡釋,主動發(fā)聲,用好思政課堂教學主渠道已是學校常態(tài)。
同時,學校還大力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拓展“第二課堂”,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使每門課程、每門授課教師都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通過課程聯(lián)動、師生聯(lián)動、教師聯(lián)動、線上線下聯(lián)動的系統(tǒng)協(xié)同原理,以本科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思政課程互通聯(lián)動為核心,拓展“課上老師講,課下專家活講、校園文化常講”的思政課,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聯(lián)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聯(lián)動、傳統(tǒng)教育與信息技術聯(lián)動、馬克思主義學院與職能部門聯(lián)動的“四聯(lián)動”工作機制。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張梅說,經(jīng)10屆6萬多名本科生實踐檢驗,思政課的課堂出勤率和滿意度顯著提高,實踐教學、小組研學參與率均達到100%。
構建傳統(tǒng)教育與信息技術聯(lián)動機制,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 思政”模式,活躍“第三課堂”。學校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育人功能,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讓線上線下聯(lián)動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實現(xiàn)三大課堂協(xié)同聯(lián)動。
“我們希望通過學習研討,用先進的思想理論武裝頭腦,培養(yǎng)在面對大是大非和復雜事物時的科學思考的能力,逐步夯實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成立專門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會,研究會會長宋玲玲說,研究會推出了微信公眾號,網(wǎng)下學習原著、網(wǎng)上交流體會,引導青年學生真學、真信、真懂、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會目前有會員6000多名,2019年參與線上線下學習的學生達60多萬人次。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還創(chuàng)建了“華水葦渡”微博矩陣,訂閱用戶3.8萬,粉絲4.7萬,閱讀量超過2億人次。“昕飛揚1996”微博的熱門話題“飛揚昕語”閱讀量高達4419萬,傳遞真知、反擊謠言,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形成了師生喜聞樂見的輿論陣地。
學校“微言大義”講堂,截至目前已舉辦66場,參與學生超過3萬人次,先后有知名網(wǎng)絡“紅色大V”作報告,吸引學生也教育學生,示范效應形成“求知微講堂”、道德大講堂等系列論壇,校園內(nèi)正能量的凝聚和傳遞蔚然成風。
2.樣板黨支部 潤物細無聲
在前不久公布的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chuàng)建單位名單中,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孟之舟”黨支部赫然在列。
2015年2月26日,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韓村鄉(xiāng)西趙樓村文化廣場三人落水,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法語專業(yè)學生孟瑞鵬舍身救人,不幸身亡。孟瑞鵬犧牲后,先后被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等部門追授“全國優(yōu)秀大學生”“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標兵”等榮譽稱號,2015年7月被民政部評定為烈士。
見義勇為、舍己為人,為弘揚孟瑞鵬同學的崇高精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成立了“孟之舟”黨支部。該支部將弘揚孟瑞鵬舍己救人的精神與主題黨日活動、黨課教育、學生團建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暑期社會實踐等相結合,開展瑞鵬廣場志愿守護工程等活動,出版《走進瑞鵬》系列書籍等系列黨建讀物,使得孟瑞鵬的事跡和精神不僅在校內(nèi)發(fā)光,而且在校外引起了共鳴。
一批“瑞鵬式”先進個人、優(yōu)秀班干部、先進班集體脫穎而出,成為身邊活生生的榜樣和標桿。2016級國際教育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李權威,不懼危險挺身救火,為學校挽回了損失,而自己卻被燒傷送進醫(yī)院。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通過對孟瑞鵬事跡和精神的弘揚傳承,充分發(fā)揮其榜樣作用,有利于黨員的思想建設和黨支部的政治建設。”國際教育學院組織員李慧杰說。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聚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fā)揮“孟之舟”黨支部、“聚沙”黨支部等特色黨支部的引領作用,以“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為抓手,開展“黨支部品牌”建設和“樣板黨支部”評選活動,通過典型引導、榜樣示范、以點帶面、重點幫扶,充分發(fā)揮基層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聚沙公益協(xié)會于2011年11月1日由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龐彥杰發(fā)起成立。自成立以來共開展公益活動500多場,成立猛犸 聚沙圖書館38個,幫助10000多名孩子實現(xiàn)了閱讀夢想。為更好地開展公益活動,增強凝聚力,后成立“聚沙”黨支部。
劉衛(wèi)光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一名畢業(yè)生,也是“聚沙”的一名成員。雖已畢業(yè)參加工作,但“實現(xiàn)貧困孩子閱讀夢”的腳步并未停下。“‘聚沙成塔,讓愛傳遞’。這句話讓我感受到的是水滴石穿般的力量。”劉衛(wèi)光坦言,在學校受到的教育和感染,讓他堅定了把公益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的決心。“未來的一年,希望能在泌陽縣的貧困學校建立1至2座圖書館,讓更多的孩子愛上閱讀。”他說。
3.依托志愿服務 提升育人實效
劉帥冶和他的伙伴們被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歪納村的鄉(xiāng)親們稱為“歪納村孩子的希望”。
劉帥冶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第20屆中國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團成員。2018年7月,25歲的劉帥冶和另一名隊友來到歪納村支教一年。
歪納小學位于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云貴高原大山深處,頭上是巴掌大的天空,由于地理位置偏遠、教師資源匱乏,學校一度停辦。鄉(xiāng)親們把學校重建的希望寄托在劉帥冶和其他幾位教師身上。劉帥冶和伙伴們在沒水、沒電、沒有任何辦公設施的條件下,接水管、拉電線,打掃校園、廁所,修理破舊的桌椅。經(jīng)過他們辛苦付出,停辦4年的小學重新開辦起來。支教期間,生病的劉帥冶怕耽誤孩子們的課程,愣是守在三尺講臺,沒有下山去輸一次液,沒有耽誤過孩子們半節(jié)課。
為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在課堂上劉帥冶總喜歡把他成長過程中的見聞和感悟講給孩子們聽,與山外的專家學者建立直播連線,搭建起溝通山里山外的橋梁。
劉帥冶的故事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志愿者先進事跡的縮影。近年來,學校通過思想引領協(xié)同育人,打造校本精神育人品牌,實現(xiàn)志愿服務“思政化”。實踐證明,志愿服務是學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載體,豐富多樣的志愿服務可以豐富思政教育的內(nèi)涵,提升思政教育實效。
學校成立致力于幫扶貧困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愛之翼”團隊,水利學院成立以維護河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愿景的“河小青”志愿服務隊,電力學院成立為居民排查日常用電安全隱患、向居民科普節(jié)能電器原理、傳播踐行綠色用電理念的“小馬達”志愿服務團……截至目前,該校有志愿服務團隊百余支,累計注冊志愿者達10萬多人,人均志愿服務時長每年50余小時,在支教扶貧、環(huán)境保護、扶老助殘、公益捐贈等領域開展了多種形式、卓有成效的志愿活動,先后榮獲“第三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河南省志愿服務事業(yè)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未來,我們將以建設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為契機,根據(jù)教育部培育為基、重在建設、典型引領、整體推進的工作要求,堅持軟件建設和硬件建設相結合、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分步實施相結合、整體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結合的工作原則,努力建設一批具有華水特色的黨建品牌,推出一批有力度的黨建研究成果,選樹一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推出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jīng)驗成果,努力把我校建成為全國有影響的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書記王清義信心滿懷。
(本報記者 王勝昔 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