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莒南:黨建引航“微善”,暖繪“一老一小”幸福圖(莒南縣老年大學)
在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嶺泉鎮,一場由黨建引領的“微善”春風,正悄然吹拂著這片熱土,它以細膩的筆觸,在“一老一小”的心田上繪就了一幅幅溫馨畫卷。這里,小食堂、小菜園、小課堂“三小”建設如同三顆璀璨的明珠,以“小切口”撬動了大民生的幸福杠桿,編織出嶺泉獨有的溫情篇章。
“小食堂”,幸福味蕾的溫馨港灣
在這里,“小食堂”不僅是飯菜的匯聚地,更是溫暖與愛的傳遞站。馬棚官莊村率先垂范,于2022年5月建立了全縣第一家助老食堂——馬棚官莊村暖心食堂。2023年10月解家嶺村、前柴溝村又有兩家助老食堂正式啟動營業?!靶∈程谩弊誀I業以來,共計為119名8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費可口、營養豐富的午餐,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村內探索開展“上門送餐”服務,配備由村干部、黨員、網格員、公益性崗位等人員組成的服務隊伍,根據老人的需求以包月的形式靈活提供“上門送餐”服務,力爭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有熱飯熱菜吃,過上舒心的生活。
“小菜園”,綠意盎然的黨群紐帶
在嶺泉鎮的廣袤田野間,一片片綠意盎然的“小菜園”成為了連接黨群關系的橋梁。聚焦農村困難家庭和老弱病殘寡等群體“吃菜難”的問題,嶺泉鎮在全鎮范圍內打造建設暖心“小菜園”,由各村黨支部牽頭,盤活閑置荒地共18畝左右,成立了30個暖心“小菜園”,形成“一村一菜園”的志愿服務格局。暖心“小菜園”內主要種植小蔥、茄子、蘿卜、白菜等應季蔬菜,由村“兩委”成員、黨支部領辦志愿服務隊成員、公益性崗位等負責日常管理。蔬菜收獲后,一部分送到村內困難家庭、老黨員、留守老人等的家中,既豐富了菜籃子,又節省了錢袋子;另一部分則輸送至助老食堂,推動“小食堂”的可持續發展,降低“小食堂”的運營成本,構建從“菜園”到“餐桌”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截至2024年8月,累計輸送新鮮的蔬菜瓜果79次,用實際行動筑起了黨群服務的“連心橋”。
“小課堂”,紅色基因的薪火相傳
每當暑假來臨,嶺泉鎮的村莊便化身為知識的海洋,暑期紅色“小課堂”如期而至。在這里,孩子們不僅能聽到動人的紅色故事,還能親手制作手抄報,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與偉大?!鞍艘弧苯ㄜ姽澁斕?,臨沂市中心血站派駐嶺泉鎮后左山村第一書記邱婕組織30余名中小學生開展了名為“童心筑夢 獻禮八一”的第一期“小課堂”,課上設置了講述紅色繪本故事、觀看紅色愛國電影、制作紅色手抄報等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廣大青少年兒童觸摸歷史、對話先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三觀。邀請村內的退役軍人介紹了軍人的職責和他在部隊的訓練經歷,通過帶領孩子們學軍禮、站軍姿、走軍步,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到家國情懷,點亮未來的希望之光。
嶺泉鎮的“微善”行動,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一老一小”的心田,也溫暖了整個社會的脈絡。嶺泉鎮黨委書記王蘭潔表示,下一步,嶺泉鎮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深化“3 N”服務模式,不斷探索更多暖心舉措,力爭打造出具有嶺泉特色的“微善”服務品牌。(孫黎明 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