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街道:深化黨建引領示范帶動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深化黨建引領,加強基層治理)
龍平社區和平里小區二期居民黨支部成立大會。
“聯幫帶”活動現場。
“人文服務”活動現場。
近日,2020年度100個全省“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名單“出爐”,龍華區大浪時尚小鎮黨委榜上有名,這是龍華區唯一一個入選省“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的單位,展現了大浪街道“兩新”黨建的新氣象、新面貌。
2020年,大浪街道不斷深化黨建引領、健全組織體系和提升服務效能,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治理體系,并取得階段性成效。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著力打造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才能切實解決轄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轄區居民能夠享幸福、得實惠。
A
完善黨群服務體系架構 讓社區治理“動力”更足
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有效切斷疫情蔓延的重要關口。擁有65萬人口的大浪街道,防疫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2019年,大浪街道在全市率先建成“24小時不打烊”的黨群服務V站,2020年進一步健全形成“1 9 N V”黨群服務陣地體系,為基層治理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形戰斗堡壘。
疫情期間,大浪街道立足防控要求和居民需求,突破原黨群服務陣地“三中心一平臺”功能,打造成為便利、實用的防疫中心。既是防疫宣傳站,通過張貼海報、微信傳播等方式,加強對政策解讀、防控知識、疫情信息等內容的宣傳,推送“疫”聞早班車50余期,引導廣大居民做好居家防護;是能量補給站,以就近就便原則,為一線防疫工作人員提供辦公場地和休息場所,為防疫工作勞逸結合、張弛有度提供了陣地保障;又是防疫服務站,創新推出月月有主題、人群全覆蓋的“安心驛站”行動,以及“爸氣十足”、520校園主題單身派對、“宅”系列線上活動等,從心理、精神、文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疫”常時期黨群服務。
同時,立足大浪街道城中村多、外來人口多的特點,為更好地凝聚社區網格員、樓棟長、物業公司、居民黨員等群體力量,大浪街道充分利用疫情期間的全民關注力和凝聚力,“地毯式”摸排黨員,著力推動成立20個社區黨支部、145個“紅色網格”,實現物業小區100%單獨組建黨組織,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社區黨支部-紅色網格”四級治理架構,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聲音:街道負責人表示:“上述措施有效破解城中村防控工作難、無抓手問題,也為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B
推行“聯幫帶”工作機制 實現“兩新”黨建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
“兩新”組織,指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新涌現出來的相對于政黨、政府等傳統組織形態之外的各類民間性的社會組織。在推動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兩新”組織發揮著重要作用。
大浪街道有工業企業6423家,約占龍華全區數量的1/3,是名副其實的工業產業重鎮。在“兩新”黨建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大浪街道發現,存在“兩個覆蓋”攻堅成立黨支部新任書記黨建業務不熟、抓黨建工作缺乏思路手段等問題。2020年,為了進一步推動企業健康穩步發展,大浪街道強化黨建引領,創新推出“聯幫帶”工作機制,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近、優勢互補”原則,通過企業聯企業、支部幫支部、書記帶書記等三種方式,推動“兩新”黨建工作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
通過“聯幫帶”機制,各團隊支部之間達成黨員職工“雙培養”的共識,即把黨員培養成優秀員工、把優秀員工培養成合格黨員。目前,各成員企業在招工招聘時優先考慮黨員,并在企業內部形成向黨靠攏、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共建共贏。
從“有形覆蓋”轉變為“有效覆蓋”,這是實行“聯幫帶”工作機制后,大浪街道“兩新”黨建工作最明顯的變化。“聯幫帶”工作機制推行以來,大浪街道有效打通企業上下游,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切實將黨建工作優勢有效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這使得企業之間的資源要素充分流通,共促成3家企業業務往來,并達成長期合作協議。
◎聲音:“聯幫帶”工作機制也得到了很多企業負責人的認可。一企業負責人表示,以黨組織為媒,定期開展“企業發展論壇”等活動,由“聯幫帶”團隊企業分享創業歷程及品牌打造經驗,并通過實地參觀、高層互動、產品體驗等方式,推動企業在產業轉型、市場開拓、成本控制、投資融資等方面互惠互利。
C
黨建引領人文服務輻射更廣 實施“33933”工程, 彰顯“人文大浪”特質
“很有意思,很實用,是我們迫切需要學習的東西。”在大浪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短視頻高手“手把手”教如何用一部手機拍攝。活動現場干貨滿滿,30余名社區青年受益匪淺。
這是大浪街道人文服務活動的其中一個場景。為了積極響應“要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為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的指示精神,大浪街道以黨群陣地為載體,以黨員干部為主力,創新推出了《大浪街道黨建引領社區人文服務工作方案》(簡稱“33933”工程)。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成效,整合街道各部門單位資源,下沉社區,實現黨群陣地“一站式”服務,推動打造“讓愛充滿城市”的人性化城市、人文化社區、人情味生活。
在推進黨建引領社區人文服務工作中,大浪街道全力推動各部門到黨群服務陣地開展服務,推動服務精細化、常態化。此外,圍繞月度主題,街道開展了品牌化、特色化的服務活動,做實、做細、做優九個服務模塊,包括黨性鍛煉服務、政務服務、助企服務、法律服務、身心健康服務、人才服務、教育服務、文體服務和社會服務等。這讓黨建引領人文服務輻射更廣,真正做到“每月有主題,群體全覆蓋,服務全鏈條”。
為保障服務成效,大浪街道成立黨群服務陣地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黨群聯席會議,提前審議服務計劃,明確相應的主題、牽頭單位、成員單位、服務人群、服務場所以及活動主要內容等,推進黨群人文服務和基層治理相融合。
據了解,自推行黨建引領社區“人文服務”,實施“33933”工程,共有8個部門輪流坐莊,組織開展百余場活動,服務居民群眾超7000人次,人文社區溫度落細落小。
◎聲音:“突出為民服務態勢,這讓模范機關‘底色’更亮。”大浪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開展黨建引領社區人文服務工作,打造社區人文高地、人文服務標桿和社區集體記憶,更加彰顯‘人文大浪’的特質。”
文字:邱墨山 楊詩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