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夯實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陜西日報
原標題:以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榆林市綏德縣張家砭鎮郝家橋村考察時指出“山溝溝能走出致富路、過上好日子,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這里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也應該能做到”,強調要“建好黨支部、選好帶頭人,把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領導,增強農村黨支部的領導力、戰斗力,提升農村基層治理能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證。
政策好——關鍵要站穩人民立場抓落實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的戰斗堡壘,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農村貫徹落實的基礎,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載體,擔負著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重要使命。在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后,為了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黨中央制定形成了由規劃、法律、政策組成的完整制度體系,使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核心內容、具體舉措都更加明確。這就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堅守初心使命,堅持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不折不扣把好政策落實到村發展、民致富上;要發展農村基層民主,通過深入細致耐心宣傳,讓廣大群眾知曉政策、用好政策、監督政策,真正讓基層群眾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憂、在心理上解壓;要充分了解群眾的現實需求和困境,精準施策,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把黨的溫暖、政策紅利送到群眾心坎上;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6月在貴州遵義考察時指出的“群眾擁護不擁護是我們檢驗工作的重要標準。黨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要是笑,就說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們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人努力——關鍵要不斷解放思想謀創新
鄉村振興是接續脫貧攻堅的嶄新事業,是農村發展由量變到質變的更高階段,從戰略安排和具體路徑上都與脫貧攻堅有本質區別。如何在新時代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農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自身建設中用好解放思想這一重要法寶,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增強農村自主發展能力。一是總體思維要走向開放。脫貧攻堅通過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讓農村與外界發展實現了更便捷通暢的互聯互通,極大促進了農村產業發展、文明交流與社會變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應當順應這一趨勢,站在更高的起點、更大的布局中謀劃鄉村振興。二是產業發展要融入市場。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階段,國家的產業幫扶政策逐步趨向市場,通過市場產業鏈的完善,將農村產業發展有機鑲嵌在產業鏈中。農村基層黨組織應當強化市場經濟和產業知識相關內容,在“自我闖”和“大家幫”中提升引領產業發展的能力水平。三是人才振興要形成合力。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立足規劃形成人才需求清單,掌握本地現有優質資源及其優勢專長,尤其是大學生、外出成功創業人士,熟悉現有人才支持政策,將各類人才依據特長分類嵌入本地發展規劃中。四是基層治理要借鑒產業管理模式。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與先導,產業的市場化必然會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農村基層黨組織應當充分借鑒產業管理經驗模式,將之融入農村社會治理中,用先進的治理理念和知識武裝思想,不斷提升農村社會治理效能。五是發展過程要防范風險。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在發展中始終樹立風險意識,破解“三農”難題,加大推進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力度,加強城鄉統籌,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進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
天幫忙——關鍵要因地制宜謀發展
只有尊重客觀規律、順應自然規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才能充分挖掘自身條件,走出發揮自身優勢的發展之路。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重要的是深入調查研究,摸準情況、吃透問題、找到辦法、總結經驗。對于已經脫貧的地方,通過各級幫扶力量持續發力,無論對于村集體經濟,還是農戶的個體經濟,都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村情特色和戶情特點選準脫貧致富的產業,打下了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形成了產業帶動農戶的增收模式,但面對鄉村振興的要求,與達到產業興旺的目標還有距離。對于農村基層黨組織,一要堅持規劃先行,通過各級幫扶力量,對標鄉村振興要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已有的發展思路進行完善,形成科學合理的鄉村振興規劃。二要做好特色文章,立足自然、人文、地理及傳統產業等特色,走農文旅融合路徑,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打造品牌產品。三要增強發展本領,善于在“闖”和“學”中,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提升黨員干部個體素質與基層黨支部綜合實力,把“三農”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們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劉源,作者為陜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