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紅色全科網格 拉滿群眾幸福感(紅網格建設)
山大路街道在堅持“黨委領導、多元共治”原則下,在山大北路29號設立建鑫社區黨建+全科網格站,通過“縱向治理+橫向治理”模式,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目標。所謂全科,旨在聯合各種專業力量和職能科室,如政法科、派出所、城管科、應急辦、人社中心等,唯有全面,方能精準快速鏈接各科室聯動部門人員,開展最高效的服務。
一是縱向治理:社區網格員利用網格站平臺,按照網格工作流程,在5分鐘內及時接收服務,按照具體服務內容,在“全科網格”內進行歸類,出現需要科室協助的問題,分導到各個職能部門,不拖沓,不推諉,不轉包。線索5分鐘確認面對面,小事1天內問題不出格,大事2天內社區來辦理。一般的矛盾糾紛、問題隱患在第一時間解決,解決不了的一級一級往上報,上一級及時分流指派推動解決,夯實安全穩定的基石。二是橫向治理:建鑫社區“黨建+”全科網格站,打造5分鐘步行可達的便民生活圈。便民生活圈主要包括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社會力量和居民個人提供的志愿互助服務,市場機制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務以及特色服務。為進一步延伸社區工作觸角,結合群眾所需所求所盼,網格員在開展日常工作的同時,既當好政策宣講員,又做好信息排查員。多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典型案例、宣傳政策法規,走訪入戶發放宣傳手冊,全方位、多角度傳遞黨的聲音,耐心為群眾答疑解惑,引導群眾依法反映訴求、理性維護自身權益。同步采集人口信息、收集社情民意,及時梳理風險隱患,充分發揮群眾靈敏觸角,做到“人員動向全清楚、群眾訴求全掌握、不穩定因素全管控”,把服務延伸至戶、精準到人,社工、網格員、志愿者成為群眾身邊服務管理的“全科醫生”。
讓群眾“幸福值”拉滿,讓黨員群眾“參與值”拉滿。山大路街道致力于滿足群眾所需所求,通過建立黨建+全科網格站,主動巡查、及時預判、實時研判,全面了解掌握網格內的大事小情,織就一張未雨綢繆、快速反應的管理與服務之網,從“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從“被動辦理”到“主動治理””,助推基層治理“末梢”變為治理“前哨”,為民生福祉加碼,讓基層治理在黨建引領帶動下綻放幸福之花。
(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