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三新”黨建新命題(黨建三新是什么意思)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的深入推進和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日漸壯大,聚集了大量新就業群體。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這是首次將“兩新”黨建拓展發展為“三新”黨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進一步要求“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有效途徑”。
“三新”不是簡單疊加
“三新”黨建不是三個領域黨建工作的簡單疊加,而是要開創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新局面。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和新就業群體領域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經濟活力、社會進步、國家發展。要不斷深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從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新興領域高質量發展的角度理解加強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強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是堅持黨要管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夯實黨長期執政社會根基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能力、防范化解社會風險的重要舉措,不僅事關當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局,更事關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遠大局。
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有效途徑,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重要部署,更是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舉措。面對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日新月異的發展景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特別是新興領域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好。
準確把握任務要求
新興領域黨建工作錯綜復雜,涉及黨建、組織、網信、市場、勞動、法律多個部門和條塊,加強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按照具體明確的任務要求系統推進,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理解“三新”黨建“新”在哪里、“難”在哪里、“落”在哪里。
在工作目標上,要做到三個堅持。第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對新興領域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首要目標。第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要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是堅持問題導向。“三新”黨建總體上要緊緊圍繞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的目標來展開,推動黨的組織有形覆蓋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持續向基層末梢延伸。
在工作要求上,要做到三個加強。第一是加強實踐探索。新興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新興領域的黨建實踐模式也極具地方特色,要鼓勵地方結合實際情況大膽嘗試、勇于探索。第二是加強分類施策。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的發展邏輯存在差異,加強黨建工作要注重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結合,提高政策的精準性。第三是加強指導保障。要加強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壓實地方、行業、監管、平臺、組織、個體各方責任。尤其是要加強落實平臺企業責任和屬地責任,積極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保障新就業群體成員的合法權益。
確保黨組織全覆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情況復雜、基礎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黨的組織、做好黨的工作,確保全覆蓋,固本強基,防止‘木桶效應’”。眾所周知,“三新”黨員分布范圍廣、流動性較強、個體差異顯著,職業構成極為復雜。尤其在新就業群體中,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家政、平臺主播的數量還在快速增長。新就業群體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和工作模式上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少人甚至沒有與企業建立正式勞動關系,傳統的依托勞動關系加強組織建設的方法對他們來說難以奏效。與此同時,新就業群體也非常關注黨和政府的相關政策,但是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和交流機制。應當在試點的基礎上,深化規律性認識,破解深層次問題,加大創新力度,引導促進新興領域各類群體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引導促進新興領域各類組織健康發展,事關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大局,更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必然要求。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主體和推動者,已然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陣地,為進一步夯實、鞏固黨在新興領域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全國各地區的黨組織都在積極探索,致力于創新新興領域黨的建設工作模式。從“支部設立于商務樓宇之間”到“黨組織全面嵌入產業鏈條之上”,從“傳統的街道社區”拓展到“繁華的商務產業園區”,新興領域的黨建工作無時無刻不在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同頻共振,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一定能夠不斷開創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為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本文為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項課題的階段性成果)
原標題:張春滿 | 答好“三新”黨建新命題
欄目主編:楊逸淇 文字編輯:于穎
來源:作者:張春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