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區:“黨建+”模式筑牢防控疫情“紅色堤壩”(筑牢疫情防控紅色防線)
來源:銀川新聞網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金鳳區突出黨建引領,積極探索實施“黨建 ”模式,統籌“一盤棋”、防控“一張網”、落實“一條心”,形成“黨委+支部+黨員+群眾”的疫情防控聯動機制,通過將黨建工作與疫情防控有機結合,實現“1加1大于2”的效果。
黨建+健全機制,金鳳區堅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壓實疫情防控包聯責任制,明確縣處級領導、部門單位負責人、鎮(街道)領導、村(社區)書記包抓責任制,建立以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組長、鎮街領導、社區干部、志愿者、社區民警、機關下沉干部等為組員的社區防控專班和以網格員為組長、物業公司負責人、網格警、小區黨支部書記或黨員戶、志愿者等為組員的小區防控專班,一級一級壓實責任,科學指揮、高效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黨建+陣地防控,金鳳區各級黨組織強化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意識,團結帶領黨員群眾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主戰場。疫情發生以來,金鳳區共組建臨時黨支部58個、臨時黨小組85個、黨員先鋒崗401個,發動黨員和志愿者力量24小時輪流值守,為群眾筑牢第一道“安全屏障”。在金鳳區豐登鎮和豐村有一支平均年齡接近60歲的黨員先鋒隊,他們值班值守、綜合協調,做好安全防護、后勤保障,每天堅持工作十幾個小時,已累計為一千余名群眾提供服務。58歲的楊萬貴,是這支銀發黨員突擊隊的領頭人,他曾鏗鏘有力地說:“作為一名黨員,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群眾做一些服務工作,這是考驗我們黨性的時候,是踐行我們入黨初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站出來,哪怕做些微小的工作也一定出一份力。”
黨建+模范帶頭,面對疫情,金鳳區7000余名黨員積極響應,街頭巷尾,黨員志愿者的“紅馬甲”成為亮麗的風景線。在滿城北街街道,一支抗擊疫情的紅色戰“疫”隊伍,用責任和愛心守好自家“大門”。他們第一時間到“疫”線報到,核查居民臺賬信息、檢查健康碼、居家隔離健康監測、組織居民做核酸、購買隔離群眾生活物資等工作。哈建軍是滿城北街街道平伏橋村一名村民小組長,作為最年輕的村民小組長,他每天身穿防護服清理封控點居民的生活垃圾,結束后衣服已經濕透,但還堅持為居民配送生活物品。已經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的他說:“看到身邊的黨員在疫情中沖鋒在前,我也想要成為他們這樣的人,守護好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請黨組織考驗我。”
黨建+凝聚力量, “黨群齊心、其利斷金”,疫情發生以來,金鳳區黨員群眾以不同的形式參與和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各鎮(街道)成立鎮街志愿服務隊7支,招募志愿者1360 余人,搬運物資、信息登記、核酸檢測采樣、值守隔離點、垃圾清運等志愿服務內容,不分晝夜與黨員干部共同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為金鳳區5000余名醫護人員、非在編黨員干部等以最低價格、最優保障提供關愛團體險。同時銀川金控集團、河南商會等企業、社會組織累積捐資捐物300余萬元,全力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記者 詹思佳
【責任編輯:蘇楠】
本文來自【銀川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