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創新(黨建網格化引領基層治理取得的實際效果)
【專家點評】
作者:方雷(山東大學特約教授、人文社會科學青島研究院院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許多城市為克服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相脫節問題,在實踐中探索出了各種基層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創新模式,其中網格化黨建是一大亮點。方興未艾的網格化黨建,從形式上看是一種“分”,即一個社區內的基層黨組織被切分到更細小的單元網格里;從內容上看,這種全域覆蓋、上下聯動、精準到位、運行高效的架構,打通了影響基層治理效率的痛點堵點,實現了服務精準投送、治理精準落地,大力推進了黨建網絡和社會治理網絡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近,青島市市北區印發了《關于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和發展水平全面提升的實施意見》,積極探索推進網格化黨建工作,努力構建“組織全覆蓋、管理精細化、服務全方位”的網格化大黨建工作格局,形成了很多具有典型意義的創新經驗。
加強全面領導,創新黨建對城市基層治理的政治引領。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執政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決定了基層黨建對基層社會治理的政治領導功能,網格化黨建必須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出發點,以提升黨的政治功能為重點,才能有效發揮黨的政治引領作用。
打造網格樞紐,創新黨建對城市基層治理的組織引領。網格黨組織是網格治理的組織樞紐,網格化黨建可以推動基層黨組織鏈條延伸,實現組織聯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網格化黨建通過建強上下貫通、強勁有力的組織體系“動力主軸”,提升網格黨組織的組織力,擴大黨組織的滲透力。
賦能放權增效,創新黨建對城市基層治理的能力引領。網格化黨建通過賦予主體權力、強化主體責任、明晰網格治理職責、推動資源下沉、強化信息技術支撐等方式來激發社會主體的內部驅動力和基層治理活力,并以此來實現社會的多向協同治理,同時也提升了基層黨組織包括治理的信息獲取、決策、執行、監督和評估的整體能力。
共建共治共享,創新黨建對城市基層治理的機制引領。網格化黨建通過健全區、街、居、網格四級聯動組織體系,建立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的調度通報、動態管理、督促檢查和跟蹤問效制度,將黨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網格化黨建遵循系統治理原則,建立“群眾吹哨、街居響應、部門報到”機制,打破常規議事流程,構建扁平化快速響應機制和頂格協調推進機制,形成良好的基層治理生態;網格化黨建通過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協商、群團帶動、社會參與機制,形成多方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架構。
《光明日報》( 2020年01月14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