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個!閔行發布居村黨群服務站區級標準(村居黨群服務中心)
全市首個!閔行發布居村黨群服務站區級標準(村居黨群服務中心)
10月19日,在閔行區2023質量提升和標準創新大會暨2023年“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上,閔行發布全市首個居村黨群服務站區級標準——《居村黨群服務中心(站)建設與服務指南》。
2023年以來,閔行區著眼群眾最關心事、基層最期盼事,把百個居村黨群服務站建設作為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百個居村既有1958年建成的“老破小”,也有江邊湖畔的“高大上”,如何制定標準、如何指導實踐,成為當務之急。
標準源自百個居村黨群服務站實踐
作為“美好社區·先鋒行動”的市級項目,在上海市黨建服務中心的精心指導下,在上海廣播電臺秦暢老師團隊、交通大學彭勃教授團隊的賦能加持下,通過“百站大調研”,用解剖麻雀的方式為百個居村“精準畫像”,全覆蓋蹲點百個居村、撲下身訪談百名書記,28場專題調研會、3.7萬份調查問卷、梳理基層建議8700余條,閔行區在100個居村黨群服務站建設實踐中探索標準的輪廓。
一場場“百站百像”的標準大討論,一次次深入街巷田間的大走訪,向專家尋策、向基層問道,和職能部門形成共識、與街鎮社區取得共鳴,一個個亟待破解的問題得以解決……伴隨著百個居村黨群服務站的建設,《居村黨群服務中心(站)建設與服務指南》也日趨完善。
用標準塑造家門口的美好生活
2023年“世界標準日”的中國主題是“標準塑造美好生活”,與閔行的實踐探索極為貼切,因為百個居村黨群服務站建設,事關50.2萬名群眾家門口的美好生活。
標準提出,居村黨群服務中心(站)是面向本區域內各類組織、黨員、群眾等服務對象,設置在社區和農村群眾家門口的,發揮政治引領、基層黨建、社區治理、為民服務功能的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基本陣地。
標準明確,居村黨群服務中心(站)建設的基本原則是黨建引領、集約共享和群眾參與,旨在把居村黨群服務建設成為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家門口美好生活地。
紫竹半島居民區黨群服務站外觀圖
標準同時從機構、場地、空間、功能、形象等方面提出建議,對管理服務等方面明確要求,旨在為街鎮開展居村黨群服務中心(站)建設提供“實操手冊”。
標準明確要求,居村黨群服務中心(站)宜建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相對區域的中心位置,居村黨群服務中心(站)應當在各大導航應用上可查,以方便群眾找到。
九星家園黨群服務站助餐服務區
標準明確建議,除了綜合服務空間外,宜包括助餐服務區、日托服務區、家庭醫生診療區、親子活動區、康養休息區、閱讀自習區等,更鮮明突出為民服務的導向。
標準明確建議,除中央、市委文件明確規定必須上墻的除外,不宜懸掛組織架構、工作制度、工作要求等內部機制,可通過集中成冊在指定區域公開陳列的方式展示,把更多的空間資源留給了群眾。
下一階段,閔行區將立足標準制定,探索用標準化深化社區治理創新,在居村黨群服務站建設過程中不斷滿足群眾對家門口美好生活的向往。
來源:今日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