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黨建“聚勢”激發基層社會治理“紅色動能”(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近年來宣威市堅持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因地制宜采取“建強組織、建強隊伍、建強網格”的模式,不斷形成基層治理的“紅色動能”,全力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建強組織,激發“系統動能”。在農村,樹立抓基層強基礎的鮮明導向,以“雙整百千”四級聯創工作為抓手,推進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示范村組建設,構建以“強化基層支部作用,激活最小單元治理”為內容的“微治強基、三治融合”的治理體系,實踐“一約三會、三官一顧問、一校三評”的治理模式。探索推進105個“三治融合”示范村組建設,制定符合村情實際的村(居)規民約318個,開展法治講座、法律咨詢等法律服務活動3000余場,充分發揮了村(居)民小組黨支部作用。精準確定軟弱渙散黨組織,“一村一策”制定整頓方案,采取“四個一”的措施對軟弱渙散黨組織進行集中整頓,累計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28個。在城區,健全完善區域化黨建工作機制,推動各領域黨建全面融入城市黨建,9個街道全覆蓋建立“大工委”,51個社區成立“大黨委”,吸納兼職委員100余名,變“社區抓”為“大家抓”;完善“黨建領航小區治理”機制,按照“一小區一支部”的原則,開展“黨組織覆蓋和紅色物業培育”兩項行動,推進“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破解物業管理難題。在機關,推動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營商環境“紅黑榜”等制度,推動“機關黨建走前頭,政法黨建做表率”機關示范點創建活動,有效破解黨建和業務“兩張皮”的問題,推動機關黨建走在前列,推動機關黨組織和黨員落實“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制度,為民辦實事活動。在中小學校,圍繞“一校一品”創建工作思路,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融合師德師風和思政課建設,大力宣講張桂梅老師“全國道德模范”“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大力抓實民辦學校黨建工作,實行黨建入章,健全黨組織參與決策和監督制度情況,確保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建立健全中小學校建立和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工作臺賬。在公立醫院,實行公立醫院黨建入章,確保黨的領導在醫療系統的前面覆蓋,大力開展醫德醫風建設,實行“支部書記帶頭、專業技術帶頭”工作機制,把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發展成黨員,把優秀的共產黨員培養成專業骨干,確保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雙推進、雙提升。在國有企業,緊緊圍繞國企黨建要求,全面落實國有企業黨建全覆蓋,全面消除“黨員空白班組”實行黨建入章,以黨建促業務、以黨建助發展,打造亮點,抓點拓面,整體提升,推動國企黨建全面提升。在“兩新”組織,以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為重點,通過聯合建、掛靠建、組建流動黨支部等方式,持續提升“兩新”組織黨的組織覆蓋率,通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組建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優化調整黨組織隸屬關系,健全服務發展制度機制,助推黨建引領“兩新”組織健康發展。各領域組織基礎不斷建強,形成基層治理的系統合力。
建強隊伍,激發“內生動能”。在村(社區)“兩委”換屆中充分體現黨組織領導政審把關作用。全面落實村(社區)“兩委”換屆候選人縣級聯審機制,樹立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的鮮明導向,通過“兩查”(查經歷業績,查黨員檔案)、“兩審”(鄉初審和市聯審)、“兩試”(筆試 面試),嚴把人選政治關、廉潔關、能力關,共資格聯審村(社區)“兩委”、監委、村民小組長,小組黨支部書記10531人,剔除571人,做到不漏一項、不漏一人、嚴格把關。積極穩妥推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一肩挑”。這次村(社區)“兩委”換屆以來,332個村(社區)實行“一肩挑”,“一肩挑”比例占90%,較上屆提高57.5%,平均年齡45歲,比上一屆下降5歲。在鄉鎮黨委換屆中堅持以鮮明選人用人導向引導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積極進取。圍繞配強班子選好干部,圓滿完成鄉鎮黨委換屆工作,新一屆的鄉鎮領導班子黨政正職平均年齡40歲,新配備的94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中,35歲以下干部64名、占68.1%,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進一步優化。在全市統籌完成“縮面提標”改革,推行“大崗位”制,全面落實村(社區)干部養老保險和離任補償機制,優化“紅旗村(社區)”推選辦法,深化農村“領頭雁”培養工程,持續深化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雙提升”行動,提高村(社區)工作者隊伍社會化、職業化、專業化、規范化水平,有效激發基層干部干事創業主觀能動性。
建強網格,激發“融合動能”。在延伸黨建網格方面,依托“智慧黨建”學用系列平臺,在宣威市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智慧網絡,實現線上可調度、可議事、可辦事,全覆蓋推進五級網格線下治理體系,以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為重點,優化調整黨組織隸屬關系。提高黨員發展質量,健全服務發展制度機制。在推行“全科網格”方面,推進黨建網絡與社會治理網格“一體化”,把黨建引領與創文創衛、扶貧濟困、疫情防控、市域社會治理等全市的中心工作結合起來,整合商圈、工圈、服務圈資源,糅合成“黨群服務全科網”。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網格化管理和服務格局,把支部建到網格、任務落到網格、民心聚到網格。推動全市上下服務水平全面提高、全面過硬。在網格作用發揮方面,依托駐區機關、事業單位、商圈市場或商戶企業,組織機關黨員干部、村兩委成員、社區民警等各類人員進社區、進網格,擔任網格指導員、網格長、網格警長、網格協管員等,拓寬黨員服務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堅持需求導向,推動社區與駐區單位的雙向需求有效對接,明確雙方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活動清單等“四張清單”,實現服務共享。去年,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各級黨組織共梳理明確為民辦實事事項3.6萬余件,辦結率達86%。
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探索過程中,宣威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黨建引領有效解決基層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有力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和凝聚力,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治理體系不斷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