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目標任務 健全工作機制 精心組織實施云夢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
今年以來,云夢縣將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作為“一號課題”“一號工程”,聚焦目標任務,健全工作機制,精心組織實施,努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
深化共建共治機制,把社區治理資源聚起來。組建社區黨建聯席會議,發揮橫向到邊的統籌協調作用。采取共駐共建和結對共建兩種方式,為社區均衡分配8-9個單位,由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實行輪值主席制,形成“1 1 N”組織領導模式,推動全縣各單位資金、項目、干部、政策等各類資源向社區下沉。
成立社區大黨委,發揮縱向到底的引領推動作用。在11個城市社區成立大黨委,實行專職委員和兼職委員制,負責推動共建共治具體任務落實。將大黨委的觸角延伸到網格、小區、樓棟。在共建共治中,社區大黨委推動縣直單位為社區興辦實事1000多件。
開展“三進”社區活動,促進共建共治深度融合。在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部門服務進社區、民主評議進社區活動,全縣4820名在職黨員下沉社區,認領服務崗9800多個。每個社區成立了15人以上聯系社區縣直工作隊,保證每天有2名黨員干部脫產在社區開展工作??h民政局、人社局等18個部門把65個服務項目下沉到黨員群眾服務中心。
深化紅色物業機制,讓黨群共建合力強起來。做好“黨建 物業管理”,成立孝感市物業行業協會云夢縣工作委員會和云夢縣物業行業黨委,在全縣34個物業企業成立了13個支部,實行物業行業黨委和鄉鎮(開發區)屬地“雙重”管理。做好“黨建 多方協商”,由社區黨委主導,建立居民委員會、小區業主委員會(自管委員會)和物業企業“三方”聯動聯席會議,協商解決居民的具體訴求和問題;對社區黨委不能解決的重要問題,提交鄉鎮(開發區)黨(工)委組織召開“三方”聯動協調會解決。做好“黨建 居民自治”,按照物業小區、單位自管小區、“三無”小區、自建房小區四類情形,將城區劃分為430個小區,各小區在組建業主委員會(自管委員會)時,要求主任由黨員擔任,同步建立黨小組,并實行樓棟長由黨員中心戶兼任。
深化網格管理機制,將服務群眾水平提起來。織密服務網絡,將11個城市社區優化為125個網格,建立116個網格支部、430個小區黨小組、990個黨員中心戶,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盤活服務隊伍,按照“一格一員”,公開招錄125名社區工作者,引導社會組織力量參與社區治理,成立專業志愿服務隊320支,注冊專業志愿者3萬多名。抓實服務活動,各小區由黨小組組長帶領小區黨員開展“一區五員”活動,即爭當政策宣傳員、居民服務員、民意調查員、矛盾調解員、居務監督員,以設崗定責的方式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同時,開展“三聯”(黨員干部聯系特困戶、特情戶、特長戶)、“三微”(講好微黨課、開展微服務、滿足微心愿)、“三亮”(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等系列活動,積極為群眾興辦實事好事,增強社區治理效能。
孝感日報特約記者聶杰杰 通訊員楊志東 李幼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