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丨以系統思維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黨建系統性)
孫智坤
對于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和中心環節的高校而言,需要積極探索“黨建 ”工作,以系統思維統籌推進深化理念認同、完善機制制度、明確融合重點、夯實基層基礎等方面工作,實現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讓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深化高校“黨建 ”理念認同。要加強黨建理論教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理解“黨建 ”理念的豐富內涵和實踐價值,加深對“黨建 ”理念的認知。要摒棄“重業務、輕黨建”思想認識。樹立“融合”理念,處理好黨建和業務的關系,充分認識和理解“黨建 ”是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以系統思維統籌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要納入黨內組織生活。將“黨建 ”實踐情況作為組織生活重要內容,開展研討交流、批評和自我批評、談心談話等工作,在充分的溝通交流中統一思想認識。要加強“黨建 ”宣傳。既要加大對“黨建 ”理念的宣傳介紹,也要加強對高校“黨建 ”工作典型的宣傳報道,把“黨建 ”理念轉變為鮮活可見的榜樣、學習工作的敘事,營造濃厚氛圍,使“黨建 ”理念深入人心。
完善高校“黨建 ”制度機制。高校黨委要以系統思維抓“黨建 ”工作,把黨建工作放到事業發展大局中統籌謀劃和一體推進。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明確學校各級黨組織“黨建 ”工作的職責,設置黨員示范崗,開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等活動,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黨建 ”工作納入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工作范圍,探索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聯動考核評價體系,同時開展評優評先工作,樹立先進典型。修訂完善高校黨委會、校長辦公會、二級學院黨政聯席會等議事制度,確保高校黨組織領導與運行機制到位。通過高位推動,建立黨建和業務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將“黨建 ”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上升為制度機制。
明確高校“黨建 ”融合重點。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黨建 ”要圍繞業務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尋找與黨建融合的最佳結合點和實踐路徑,搭平臺、建載體,實行“黨建 ”工作清單化管理、項目化運行。要深化基層黨組織“對標爭先”工作。結合黨建“雙創”,開展基層黨組織整建提質工作,提升黨組織組織力。要針對不同類型黨支部確定不同的融合重點。教師黨支部側重于黨建與學科專業、教學科研、師資隊伍、社會服務等融合,學生黨支部側重于黨建與思想引領、學風建設、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等融合;機關黨支部側重于黨建與思想政治、校園文化、管理服務、改革創新等融合。要打造工作品牌。立足已有基礎,激發師生創新活力,突出特色亮點,整合校內外資源,線上線下聯動,豐富“黨建 ”形式和內容,打造“黨建 ”工作品牌。
夯實高校“黨建 ”基層基礎。要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教師黨支部一般按院系內設的教學、科研機構設置,學生黨支部按年級班級或者學科專業設置,管理后勤等部門的黨支部一般按部門設置;可依托項目組、創新團隊、科研平臺或學生社區、學生組織等設置師生黨支部或功能型黨支部;科學合理設置黨小組,延伸黨支部工作觸角。要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注重在科研骨干、學科帶頭人、留學歸國人員中發展黨員;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要加強“黨建 ”隊伍建設。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班子,實行黨員干部在黨組織和行政組織“交叉任職”。發揮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作用,開展“雙向培養”工作,使黨建骨干與業務骨干雙向流通、打通使用。開展“黨建 ”專題培訓,提升黨務、行政干部業務能力水平。要加強“黨建 ”經費投入。統籌黨建經費和行政業務經費,以“黨建 ”項目預算形式納入高校經費預算,避免出現“無米之炊”。
作者系湖南城市學院黨委組織部副部長
(一審 楊興東 二審 歐陽金雨 三審 王禮生)
[責編:楊興東]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