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七星區創新“黨建+”服務模式?力促轄區高質量發展
中新網廣西新聞5月15日電(王亞東)“平時我們白天都在外面跑,累了也沒地方休息,吃飯、手機充電都不太方便,自從這里有了‘暖新驛站’,總算能踏踏實實地喝口水、歇歇腳,讓我們能好好休息一下。”近日,外賣小哥小陳走進廣西桂林市七星區穿山東社區的“暖新驛站”,喝上一杯熱水,把手機充上電,坐在沙發上休息。
“暖新驛站”是桂林市七星區漓東街道穿山東社區為快遞員、外賣小哥、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和社區民眾打造的溫馨港灣。該驛站按照“六有”標準建設,驛站內配備閱讀區、桌椅、空調、飲水機、應急醫藥箱、手機充電器等設施設備,提供臨時休息、免費飲水、加熱飯菜、手機充電、醫療服務、圖書閱讀等多項服務,解決了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的問題。
近年來,桂林市七星區聚焦基層治理,構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以“黨建 服務”促進轄區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該區依托各級黨群服務中心,在商圈、街區打造24個“暖新驛站”,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憩場所。63個快遞站點、網約車企業與33個社區簽訂“契約化共建”協議,吸納244名新就業群體成為社區平安巡查員、社情信息員參與基層治理。建立“星先鋒”激勵機制,設置收集民意、反映問題、志愿服務三大類15項積分任務,新就業群體通過參與基層治理完成任務獲取積分兌換獎勵。“萬順叫車”黨支部每年會組織50多輛網約車組成“愛心護考隊”,免費接送高考學生2000余人次,得到社會廣泛贊譽。
此外,桂林市七星區聚焦自身產業、科技優勢,以“黨建 創新”蓄足區域發展新動能。七星區每年開展組建“百日攻堅”大行動,采取單獨建、聯合建、派駐建、孵化建等方式,不斷擴大黨組織覆蓋面。注重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黨建工作引導,培育出南藥、萬禾等5個自治區級兩新黨建工作示范點。截至目前,全區兩新組織黨組織的覆蓋率為93%;其中規上企業黨組織覆蓋率達95.2%。搭建“政校企·紅領驛站”平臺,推動轄區南藥、飛宇等企業與廣西師大、激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去年促成61名高校人才進企、40余項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該區在轄區企業推行“理論學分 貢獻積分”制度,每季度滾動排名,激勵企業黨組織比學趕超,促進黨建工作同經營發展同頻共振。目前,全區兩新企業共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276個。建立“紅鏈直通車”制度,落實區領導包企、部門聯企、人才進企等幫扶措施,設立27個服務小組,對點幫扶144家企業,有效解決科技創新、融資信貸、人才用工等問題245個,累計為企業投放“桂惠貸”29.95億元,兌現產業扶持資金2300余萬元。2023年,轄區2家企業獲評國家級“小巨人”,11家企業獲評自治區級“專精特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