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用好黨建“金鑰匙”探索新模式 解鎖基層治理“民生密碼”
來源:【銀川新聞網】
“這次問題解決得快,咱們可以打個A!”12月23日,記者在興慶區富華社區看到,社區黨委副書記延倩倩正在電腦桌前和網格員商量“象限評價”打分事宜,通過“吹哨響應 象限評價”,讓社區對部門參與基層治理更有發言權。
“吹哨響應 象限評價”、全面推行“全崗通”“一窗式”辦理、探索“AI 社工”工作模式……今年以來,銀川市探索形成“一核兩端四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推動基層治理實現整體提升、示范引領。
“象限考核”解鎖“聯動密碼”
“怎么一個周末就多了一個遮陽棚?”近日,富華社區網格員賈莉芹在日常巡查時,發現新世紀花園二組團臨街的三樓陽臺,竟向外延伸出了一個遮陽棚。上門了解后得知,因三樓住戶私自改造陽臺,破壞了二樓商戶樓頂防水層,為了解決漏雨問題,選擇了成本較低的搭建遮陽棚方案,但這樣的方式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馬上‘吹哨’,同步聯系戶主!”富華社區黨委書記靳丹立刻作出反應。社區隨即向新華街綜合執法中隊“吹”出了“快捷哨”。半小時后,執法部門到位;一天,違搭違建拆除……
問題之所以可以快速解決,得益于“三聲哨響應 四象限評價”吹哨報到工作法。富華社區以響應速度、解決成效為橫縱坐標,劃分四個象限并賦予相應分值,將部門報到的響應率、解決率作為評價指標,根據事件處理時效動態更新評價象限,并將部門報到情況定期反饋,作為部門效能目標考核評分的依據,激發了部門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富華社區黨委副書記延倩倩告訴記者,通過“象限評價”工作法,讓社區在對接協調有關部門推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上更有“主動權”“發言權”。
12月20日,興慶區委社會工作部組織各鄉鎮(街道)社會工作分管領導和部分社區書記在新華街街道富華社區開展現場觀摩會,總結推廣“三聲哨響應 四象限評 ”工作經驗。銀川市也將哨口下沉到社區,實行市、縣區、鎮街三級響應報到,實現群眾訴求有呼必應、有訴必理、有理必果,為破解“最后一公里”治理難題開出了一劑良方。
“數智賦能”解鎖“善治密碼”
一大早,社區居民張瑞霞便來到鳳儀社區三樓舞蹈室門口,“滴”……伴隨著語音提示,舞蹈室大門自動打開。“隨時進、隨時用,方便極了!”張瑞霞說。除了舞蹈室,社區還有24小時便民服務區,自習室、不打烊藥店……
長城中路街道民生服務中心主任王海霞告訴記者,作為今年自治區第二批未來社區建設試點,鳳儀社區從剛開始就以“六位一體”的智慧化未來社區思路進行建設,圍繞居民全年齡段需求,打造15分鐘生活圈,配齊智慧養老服務中心、托育服務、親子樂園、社區食堂、幸福學堂等功能,為居民提供觸手可及、出門可達的公共服務。
智慧社區建設不僅讓居民生活便捷安全,也讓社區治理更加智能高效。
鳳儀社區黨委副書記潘晨告訴記者,通過信息化及綜合窗口改革,實現了一網通辦。她介紹說:“以前查居民信息,要拿出手寫的臺賬,上面密密麻麻,不僅找起來麻煩,信息更新頻率也慢。”現在一部手機囊括了社區目前入住的所有居民和商戶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居民的家庭人口情況、車輛情況等信息,形成了轄區居民基礎數據庫。通過“大數據”手段為居民精準“畫像”,提高服務的效率,運用“數智化”手段已然成為社區治理中的一種新模式。
西夏區學院社區利用“i銀川”APP,進行了4輪投票,三個月就完成了以前一年的工作量……
靈武市探索“AI社工”工作模式,通過大數據和AI智能交互手段,為居民提供更精準不打烊24小時服務……
興慶區打造“興慶智慧社區”小程序,通過小程序,從基層辦事到便民服務,從志愿服務報名到社區通知查看,居民都可以“一鍵通達”。
銀川市委社會工作部一科科長文化雷說道,下一步,還將充分利用市域社會治理信息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手段,實現治理事項“一網通管”、 問題處置“一鍵聯動”。
“物業融入”解鎖“幸福密碼”
走進大新鎮塔橋家園小區,整潔的小區環境、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折射的是塔橋村發揮“黨建引領 資源整合 村民自治”模式的成功經驗。
“成立黨支部后,員工的歸屬感更強了,工作勁頭更足了,同時也為居民提供了更多更好更優質的服務。居民的口碑和滿意度都很高,大家都相當認可我們的工作。”塔橋村黨總支書記楊吉軍說道。今年,該小區還獲評五星級小區。
記者在市委社會工作部了解到,通過深化物業提升“123”專項行動,銀川市開展物業黨建聯建,引導297家物業服務企業成立黨組織,社區黨組織牽頭成立物管會195家,986個小區物業服務融入基層社區治理體系,住宅小區物業黨組織覆蓋率從2023年的30%增長到83.5%。
從物業提升“123”專項行動到打造“紅色驛站”,從“社區 新就業群體”模式到完善“村居吹哨、部門報到、接訴即辦”機制,在銀川已經形成了一批具有銀川特色的基層治理新模式、新機制,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
銀川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李卒說道:“下一步,我們還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做好服務保障,煥發治理活力,在系統推進精細化治理、社會化治理、信息化治理、法治化治理上下功夫,探索形成更多具有銀川特色的基層治理品牌。”
記者 王一平 雷夢 張嘉儀
【責任編輯:張方旸】
本文來自【銀川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