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聚龍小鎮:眾籌出來的10元“愛心義工餐廳” 打造“黨建+志愿服務”模式 塑造志愿服務新格局
講到小區治理,除了稱職的物業服務,小區業主尤其是熱心志愿者的積極參與不可或缺。在惠安縣黃塘鎮聚龍小鎮小區,長年活躍著幾百位業主愛心志愿者,在小區黨委的科學領導下,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奉獻,共同打造幸福宜居的美麗家園。
上午9點多,惠安黃塘聚龍小鎮的長者食堂里,志愿者們和往常一樣,正忙著清洗、備菜、熬粥、擦桌子,搞衛生,大家分工協作,配合嫻熟。
聚龍小鎮黨建指導員 聚龍小鎮志愿服務大隊顧問 葉祥霖
我們這個地方是愛心義工餐廳,也叫長者食堂。我們這個長者食堂已經辦了8年多了,每天中午他們來這里用餐,就自己刷十塊錢。
現年74歲的葉祥霖是聚龍小鎮黨建指導員,聚龍小鎮志愿服務大隊顧問。因為退休前曾任福建警官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副教授,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葉老師”。
聚龍小鎮黨員志愿者 郭麗芳
我們一來這里的時候,第一個就認識他,知道說我們這里有個葉老師,啥都是他帶頭做,我們就被他感染了,所以我們現在就積極地參與志愿者的活動。
雖然現在改名“長者食堂/家庭廚房”,但葉祥霖更喜歡叫它“愛心義工餐廳”,因為餐廳的場地是開發商免費提供的,志愿者是輪值的,小區7個志愿服務中隊每周輪一天,黨支部的志愿者輪每周三,志愿者每天在群里自愿接龍報名,沒有補貼。同樣的,愛心義工餐廳至今也沒有拿過一分錢補助。葉祥霖感嘆,之所以能夠堅持八年辦下來,離不開小區“家人們”的無私奉獻。
聚龍小鎮黨建指導員 聚龍小鎮志愿服務大隊顧問 葉祥霖
我們這個愛心餐廳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愛心平臺。也就是說大家通過來這里吃飯,原來只要投十塊的,我們有的人投20塊、30塊、50塊、100塊。最厲害的一個叫王夏花,她已經堅持了快三年了,每個月捐1000塊。還有的業主買面粉一買就買2000斤,買大米一買就買600斤,送到我們這里來。因為有了這些物資的基礎,所以我們這個愛心餐廳才能辦下去。
除了愛心義工餐廳,作為一名老黨員,葉祥霖影響和帶動其他黨員志愿者共同融入小鎮志愿服務圈,小區還配備了黨員樓長,有72名“黨員樓長 貼心管家”充分發揮了“政策宣傳員”“民情信息員”“鄰里聯絡員”“環境監督員”和“文明勸導員”的作用。迄今,他參與組織召開協調會40多場,通過黨員樓長協調解決社區居民難題300多件,推動樓棟居民加強交流、互助互幫,促進家庭和睦及鄰里團結。
聚龍小鎮黨建指導員 聚龍小鎮志愿服務大隊顧問 葉祥霖
一個是近鄰黨建,第二個是文明創建,第三個是社區文化建設。這三個建設是同步推進的,它是互相關聯的,你有黨建的引領,方向明,有了這個文明的創建,我們就有一個好的環境。##我們整個小區的聚龍小鎮的這個文化氛圍就不一樣。
聚龍小鎮黨員志愿者 蘇艷
葉祥霖是我們的黨代表,各項活動真的是沖鋒在前的,帶領我們把這個小區的各項活動真的搞得非常豐富。真的我也很感動,我來小區的時間不長,我們在他的帶動下,真的精神干勁都是很高的。
作為一名老黨員,葉祥霖積極助力推行“黨建 志愿服務”模式,致力于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志愿服務活動為紐帶、聚焦服務群眾根本點、找準志愿服務落腳點、社區黨員和群眾共同參與的志愿服務新格局,有效提高了社區的物業服務品質和人文居住環境。2015年8月,和老伴從福州搬到聚龍小鎮定居的第一周,“被感動的”葉祥霖就加入了小鎮“老兵服務隊”。
聚龍小鎮黨建指導員 聚龍小鎮志愿服務大隊顧問 葉祥霖
我到了聚龍小鎮以后,首先是被這里的人文感動,這里大家就是親如一家。所以我是被感動加入了。
如何有效整合小鎮零散的志愿者隊伍,更好地發揮正能量。2018年,在葉祥霖的提議下,小鎮正式組建 “聚龍小鎮志愿服務大隊”,發展了愛心義工中隊、文明督導中隊、愛心順風車中隊、老兵服務中隊、環保宣導中隊、健康服務中隊、紅領巾中隊、聚龍小鎮藝術團等志愿服務團體,吸引五六百名小鎮居民志愿者投身參與,參與組織“愛心幫幫團”“愛心順風車”“愛心簡餐”“環保共修課”“文明督導”“大手牽小手”等100余項志愿服務項目。通過打造“黨建 志愿服務”模式,選擇業主關心的需要的事情來做,使住在小鎮的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幸福感和獲得感。
聚龍小鎮黨建指導員 聚龍小鎮志愿服務大隊顧問 葉祥霖
把原來的這些零散的公益社團 全部集成了我們七個中隊。每個中隊都有每個中隊的特色。我自己有編了一句順口溜,叫做“更好、更美、更溫馨,世代相傳紅領巾。”
聚龍小鎮還在志愿者大隊設立教導員,并指派黨員到志愿者各中隊擔任指導員。落實這項黨建措施后,聚龍小鎮黨群關系更加密切,志愿者團隊活動也開展得更加有聲有色。2020年,聚龍小鎮被評為“全國文明社區”、“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葉祥霖也榮獲“志愿服務最佳貢獻獎”。這些殊榮的背后,飽含著小鎮許許多多像葉祥霖這樣的志愿者的辛勤汗水和無私奉獻。
聚龍小鎮黨員志愿者 郭麗芳
退休不退黨,他經常這么說的,以前我黨組織關系沒轉過來的時候,沒有參加他們這些黨員活動。后面來這里時間長了,接觸了,就覺得這里的人確實很好。所以后面我們才把黨組織關系轉到這里,參加他們的一系列的志愿活動。
2024年,以葉祥霖命名的“老黨員工作室”正式掛牌,激勵著更多的黨員志愿者更好地投身志愿服務。葉祥霖說,志愿服務永無止境,只要身體允許,他會大家一起堅持走下去。
聚龍小鎮黨建指導員 聚龍小鎮志愿服務大隊顧問 葉祥霖
我感動,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那我自己有一個理念,就是說退休只是退出了領導崗位,沒有退出黨員這個崗位。我有一份光發一份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盡我的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