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小店開起“中國歷史展覽館”
高琳和她的“中國歷史展覽館”。(黃智義攝)
本報8月1日訊(記者黃智義)“超市內的展覽館,貼近人民生活。”7月31日,記者在歷下區“融智融商”小超市留言簿里看到有人留言。這里不僅是59歲的弱女子高琳賴以維持一家老小生計的小店,更是她耗資數十萬元、堅持47載終于建起來的集黨史、國史、軍史于一體的“中國歷史展覽館”。“七一”前夕,這里正式對外開放;“八一”建軍節來了,她又向有軍人情結的人發出參觀邀請。
小店共兩層,一層貨架十分擁擠,四周墻面卻非常富裕地交給了數以萬計的歷史照片,其中既有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國家領導人、軍事將領,也有古代歷史人物和英雄豪杰。從黨的一大到十九大,這里都有詳盡的展示;從奧運夢到航天夢,這里都能找到英雄的足跡。而小店二樓,則是黨史、國史、軍史,向我們展開歷史畫卷的廣闊天地。
一位無意中闖進這歷史海洋的顧客感慨萬千,寫下一篇《拐角處最美的風景》。幾位黨員在此參加黨建活動后留言:“向陽而生,追夢飛翔,做新時代的追夢人。”“這是一個人堅持了47年的中國夢,也是我們偉大民族的中國夢。”
高琳把小店最好的位置留給了展覽館,并前后花費數十萬元搜集資料、打印照片、制作畫框、設計牌匾等,自己則蝸居在從廁所頂棚分隔出的“空中樓閣”里,寫下愛國詩近百首。“這有啥苦的?我一個小老百姓能為國家做點兒事,這是最幸福的。只要小店在,免費展覽館就會一直開。”
高琳出生于延安,其長輩曾走過兩萬五千里長征。12歲時,愛好歷史和文學的她就立志要開設一個“國家級”的普通老百姓視角的展覽館,展示家國史、訴說家國情。輟學,結婚,生子,千里遷移,替去世的弟弟養育一兒一女,幫患病的女兒撫養孩子,47年來,她的人生多變,但始終在為展覽館積累素材。
參觀的人逐漸多了,發已半白的高琳笑了。她說:“我實現了47年的追求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