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沙龍村巧借各方“智”“力” 助推農旅融合發展(瀏陽沙龍村介紹)
來源:【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9月2日訊(通訊員 肖念 李詩琳)9月1日,省直機關單位原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們在瀏陽市沿溪鎮沙龍村舉辦“三方書記”話農旅座談會,以“農旅借力互聯網、數字科技興鄉村”的新媒體引流、運營等為沙龍村“一區三園”落地啟動賦能助力。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人大常委會離退休人員黨總支書記蔡力峰,愛心助農干部、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二級巡視員潘凌,瀏陽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周森源赴現場指導。
(會議現場)
大家濟濟一堂,探討“三農”發展的堵點、難點,尋求鄉村振興的良方妙計,圍繞沙龍村農旅振興的主題,重點討論沙龍村農旅融合示范區的打造落地啟動、信息化社會鄉村數字化平臺的搭建、新媒體運營的團隊建設等。
(會后合影)
瀏陽市沿溪鎮沙龍村是省人大常委會信訪辦黨支部基層黨建聯絡村,機關聯基層活動豐富、成效顯著。會上,省直機關原駐村第一書記熱情分享了當年駐村,與鄉親們扶產業、聚人才、強組織的親身體會,一致認為“家門口收入”是破解鄉村振興難題有效手段的“秘訣”,讓鄉親們吃上“旅游飯”就是實現“家門口就業”、得到“家門口收入”的最佳途徑。省人大常委會信訪辦二級巡視員、原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肖詩軍還為沙龍村推出了“認養一份田”方案,動員大家“給孩子一個農耕體驗的認知機會、給老人一個回歸田園的溫馨記憶、給自己一個休閑娛樂的田園世界、給家人一份綠色安全的食品保障,還健康原味于蔬果,歸沙龍田園于心靈。”
2023年以來,在長沙市委組織部的號召下通過村社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平臺公司的市場力,推動土特產進城、城里人進村;推動城鄉融合,加快促進共同富裕和區域協調發展;長沙正打出“組合拳”,開展“城鄉對接·村社互進”行動,推動100個“六好”特色村與100個城市社區合作共建,暢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有序盤活鄉村閑置資源、推進返鄉創業和農民增收行動與集體經濟協同發展。
近年來沿溪鎮沙龍村圍繞黨建更強、產業更興、村莊更美、環境更優、民風更淳的目標,全面推行稻蔬輪作,匯集16家專業蔬菜合作社,將整個村子打造成為了長沙市萬畝蔬菜核心示范區。沙龍村正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將規劃“一區三園”暨一個“農旅融合示范區”,打造以休閑觀光、農事體驗、親子研學的“蔬菜花園、共享菜園、蔬果公園”。
會上,瀏陽市沿溪鎮沙龍村黨委書記羅平春、開福區四方坪街道絲茅沖社區黨委書記周紅波、“第一書記”話農旅《湖南農旅融合課題組》辦公室主任殷超、電商直播孵化導師陸敏玲等人暢所欲言,為助推沙龍村農旅融合發展提出了具體操作路徑,并就共謀鄉村振興的基層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分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來自【華聲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