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居民“金點子”,老居委辦公室“變身”嶄新活動空間(居委會金點子)
老舊的門牌、紅色的墻磚、吱呀作響的木門……大橋街道雙陽路居委會原來的辦公室,是不少居民時常前往的地方。今年年初,居委會搬進了“新家”,如今空置的老舊辦公室也有了“新使命”,升級煥新,成為街坊鄰里的“雙陽樂居會”。
老居委會辦公室所在地,處在浦罡小區、雙陽小區等5個相鄰小區的中部。這些小區的“年紀”都比較大,最年輕的也是在90年代建成,缺乏可供居民休閑娛樂的公共活動空間。為此,雙陽居民區黨總支緊緊抓住資源再利用、服務再升級的契機,積極搭建共商共議平臺,凝聚社區治理共識,讓居委舊辦公場所實現華麗轉身,成為社區大家庭的活動空間。
煥新的“雙陽樂居會”,室內共計150平方米,空間布局合理、功能分區完善。這里主要分為黨建活動室、閱覽室、乒乓室、親子活動室、綜合活動室五大功能區域,整合了學習空間、生活空間、休閑空間,體現“整體規劃、綜合應用、多元融合”的設計理念。
“雙陽樂居會”的紅色文化氛圍濃厚。黨建活動室與閱覽室里,醒目的紅色宣傳欄構成了靚麗的“紅色打卡點”,書架上的近300本書籍,充實了居民的精神家園。
乒乓室和綜合活動室的打造,讓社區乒乓愛好者有了切磋球技、一展身手的“賽場”,讓琴棋書畫愛好者有了修身養性、展示風采的書房,也讓熱心社區志愿服務的黨員和樓組骨干,有了發揮更多能動性的舞臺。
親子活動室內布置了兒童游樂、藝術涂鴉、積木構建、繪本閱覽等區域,讓孩童在自主游戲的同時,提升創造力、想象力,增添親子間的互動性、親密性。此外,“雙陽樂居會”室內還添置了無障礙衛生間、茶水間、投屏電視等基礎設施,室外增添了醒目的文明宣傳語,讓小區腹地的“服務 休閑”多功能活動室名副其實。
打造“家門口”的活動空間,背后是“大家庭”的凝聚力。如何找準活動室的功能定位和改造方向?居民區黨總支依托家門口議事會制度,以“群眾”帶動“群眾”的方式撬動多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
在兩委班子“四百”大走訪入戶排摸的基礎上,居民區深挖社區各類人員的愛好特長、工作性質等信息,建立“服務清單”,并與群眾“需求清單”精準對接。在黨員大會、居民議事、小區聯席會議等平臺,居民區黨總支多次與居民面對面交流,邀請社區老黨員、樓組骨干、業委會、物業公司、共建單位等代表積極出謀劃策。從項目的發起,到內部空間的改造,再到項目名稱的醞釀,各方力量齊力推進“雙陽樂居會”的設計、落地。
社區居民從旁觀者轉變為“主人翁”,在共建中增強歸屬感,在共治中提升責任感,在共享中收獲幸福感?!半p陽樂居會”讓“小陣地”發揮“大作用”,促進基本民生向更高品質的生活形態升級。
(來源:上海楊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