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黨建+黨媒”創新基層黨建,“先鋒e黨建”平臺上線了!(黨建先鋒在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廣州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夯實基層黨建根基,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高“三會一課”質量。推廣“互聯網 黨建”,創新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
為夯實基層黨建根基,在基層更好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近日,實現“互聯網 黨建 黨媒”的全新移動黨建融媒體平臺“先鋒e黨建”,正式在廣州全面上線 。“先鋒e黨建”由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信息時報社研發,是針對廣州超大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目前廣州市已在近40條街道推廣使用。其中,第一批試點街道中的海珠區赤崗街,其“紅房子黨建實踐基地”已成為響亮的黨建品牌;白云區率先全面推廣“先鋒e黨建”,該平臺將深度覆蓋區內2100多個黨組織。
記者獲悉,“先鋒e黨建”包括了黨員在線學習積分排行、三會一課全流程記錄、黨員聯系群眾雙向評價體系、黨員志愿服務管理、黨建地圖大數據可視化展示系統,以及為基層街道度身量造的個性化模塊。今年,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將全力推廣“先鋒e黨建”,建成廣州基層新型智能黨建融合平臺,構建活躍的基層黨建生態系統,未來還可實現市對各區黨建情況的一張圖表管理。
“互聯網 黨建 黨媒”
回應基層黨建關切
2015年6月,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信息時報社融媒項目“微社區e家通”上線,之后快速發展,被列為廣州市媒體融合發展重點項目、文化傳媒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深化改革重點項目。目前,微社區e家通開通101條街道公號,公號矩陣擁有近200萬家庭用戶,初步建成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溝通社區基層的傳播平臺,有效助力基層治理。
發展過程中,“微社區e家通”發現基層黨組織、基層黨員最關注幾個問題:如何更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黨建知識,如何保持高頻的基層黨建時事資訊更新,基層黨組織如何發起吸引力強、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同時,大家對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強化數據化考核手段、黨建工作報表需要更智能化處理也有著強烈的需求。
基于此,2017年7月1日,“先鋒e黨建”平臺投入試用,海珠赤崗、越秀華樂、天河車陂、白云永平、黃埔蘿崗、番禺大石等成為試點街道。同年9月,“先鋒e黨建”完成第二次技術迭代,此次升級充分考慮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后推動基層學習、宣傳、貫徹的現實需要,架構更清晰,功能更完備。
獨特優勢
一、“做活”基層黨建
據了解,基層黨組織在實際工作中,黨建信息更新較慢,黨員參與活動形式單一,缺乏積極性。先鋒e黨建平臺通過過百名駐街記者實時更新黨建新聞、街道黨建資訊,通過多途徑傳播推廣,使黨建信息深入人心。
同時,先鋒e黨建可以發起豐富有趣的黨建活動,吸引黨員積極參與。通過積分體系建立數據量化評價體系,成為黨組織管理者管理基層黨員的數據依據。超過100名記者長期在街區采集信息,展示了基層黨建品牌的豐富性,提高了基層黨建的活躍度。
二、助力基層黨建管理
對于黨組織,先鋒e黨建的五級管理體系(市、區、街、黨支部、個人),管理顆粒度精細化到每個黨員,便于黨組織全面掌握黨員及各級黨組織的黨建工作動態。
黨建地圖通過可視化的地圖展示系統,讓黨組織隨時了解各級黨建動態,黨員行為大數據通過可視化數據圖標展示,各級黨組織對所管轄的區域黨建情況一目了然。實現精細化的基層黨建管理模式。
“黨建地圖”幫助管理者實時查看基層黨建大數據
三、確保數據安全及用戶隱私安全
據介紹,“先鋒e黨建”實施與廣州市“政務云”同級別安全保障措施,確保數據安全及用戶隱私安全。
專家點評
提升黨建過程的組織力和有效性
互聯網為基層黨建提供了有力工具,創造了優質條件。互聯網在基層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基層組織和黨員的溝通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樣的模式既加強了基層組織和黨員的管理,也加強了基層組織、基層黨員與群眾的溝通,更好地體現基層組織影響力。互聯網的容量大,傳播途徑方便快捷,有利于形成更好互動、雙向傳播的效果。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戴焰軍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戴焰軍
由信息時報社打造的黨建平臺結合新時代黨的建設特別是基層黨建的客觀實際,是集科學性、有效性和適用性于一體的黨建新平臺。該平臺利用媒體優勢,以街道為切入點,以數據化、可視化管理為抓手,實現黨建工作的點、面、線、體的有機統一與有效結合,對于傳播黨的聲音、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起到了保障作用。該平臺客觀上有利于克服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有效地把握了黨建問題的針對性、提升了黨建過程的組織力和有效性,實現了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的創新,也增強了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宇文利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宇文利
“先鋒e黨建”的獨特優勢在于“互聯網 大數據”,是平臺技術支撐。廣州市各級黨組織可以對其下屬各級黨組織、黨員學習十九大精神、“兩學一做”的過程和效果,保持最清晰的考核、掌握,可以進行全面考核、有效監督,從而確保真學真做真用;是“權威性+接地氣”,是平臺源頭活水。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采編團隊,保證中央省市重要信息的權威性及時性;微社區100余個公號的100多位記者扎根街道社區,保證基層黨建報道貼近、可讀、可傳播。“組織力+認同感”,是平臺努力方向。平臺可以實現黨支部成員、黨員與幫扶對象隨時隨地溝通,加強黨員集體歸屬感,增強社區群眾獲得感,促進基層黨員切實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廣州巿委黨校副校長尹德慈教授
用戶體驗
白云區:可深度覆蓋2100多個黨組織
2017年8月初,白云區率先在永平街試點“先鋒e黨建”。2017年11月,白云區與“先鋒e黨建”合作,進行全區22條街鎮覆蓋。2018年1月,白云區實現了街道“互聯網 黨建”全覆蓋。
“這是推進白云智慧黨建的重要舉措。”白云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建如表示,希望借助這個平臺,打造教育管理監督黨員新載體,打造全方位黨員管理云平臺,切實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同時利用“先鋒e黨建”高便攜交互快等特點,打破時空限制,建立一體化黨員信息登記機制打造一站式黨務辦理平臺,讓黨員隨時隨地在線繳黨費、在線學黨課、在線過組織生活、在線參與志愿活動,對黨員履行義務情況實行全程掌握、全面管理。張建如說,“先鋒e黨建”平臺可向2100多個黨組織、45000多名黨員深度覆蓋。
海珠區:助力學習十九大精神
2017年7月,海珠區赤崗街道黨工委開始探索“互聯網 黨建”模式,與信息時報社“先鋒e黨建”平臺合作建成了“紅房子黨建”系統。赤崗街黨工委書記趙虎認為,以街道黨工委為基礎建立的互聯網黨建平臺,創新了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方便了黨員的管理和服務。“三會一課”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實現,黨員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黨的知識,而黨建活動的直播,形式新穎,吸引更多人參加和分享,增強了黨的方針政策宣傳的效果。在平臺上,黨員群眾還可以留言,把以往傳統“單向宣傳”變為“互動宣傳”,增加了學習的便利性。每個支部、每個黨員的即時成績單,則提高了考核的有效性。
2017年10月,海珠區面向全區各街道召開協調會,研究推進“互聯網 黨建”模式,該平臺融合了互聯網的多種功能,實現了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群眾、組織考核的一體化,創新了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教育活動方式,方便了黨員的管理和服務,激發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活力。在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學習大培訓”活動中,該平臺很好地發揮了互聯網宣傳陣地的作用,將黨員群眾之間的所學、所思、所悟相互共享,實現思想碰撞,共同進步。
番禺區:“三會一課”變得更輕松
“有了這個智慧黨建系統以后, 開展‘三會一課’和黨員學習活動就方便多了。”大石街黨工委委員李正介紹,以前黨支部開“三會一課”,需要給支部的黨員逐個發通知,如今可以用這個系統,直接在系統上建課堂,通過系統可自動向支部黨員發送微信通知及短信通知。“每次開會都可能有黨員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參加不了會議,現在不一樣了,會場還可以放到手機上,遠程也能參加。”
據介紹,“三會一課”的開展不但可以把會議內容放到網上,讓黨員自動學習,還可以進行會議的現場直播,讓黨員可隨時隨地參與組織生活。不但如此,通過先鋒e家通開展“三會一課”,還可讓黨員之間的互動、學習心得的收集變得輕松。“學習完了直接就在系統上提交學習心得,我們直接在系統上歸檔提取,做臺賬也輕松多了。”李正說。
信息時報 記者 劉詩敏 衛靜雯
攝影記者 陸明杰 葉偉報
編輯:Cate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