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萊州“智慧黨建”推動現代農業駛入信息化“高速路”(智慧農業引領)
“沒想到,不出村就能看到專家講課,不出門就能學到種姜的先進技術,今天,俺切身感受到當一位職業農民的幸福生活。”通過村里“智慧黨建”系統信息平臺,姜農鄭志仁一邊觀看省市級專家學者講解大姜栽培管理技術,一邊高興地與記者分享他的學習喜悅。
今年60多歲的鄭志仁,種姜已經30多年了,是煙臺萊州市平里店鎮鄭家村一名種姜能手,不時有村民向他討教種植經驗。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已那些“經驗”固然有用,但今天聽了專家教授們的系統講解,才明白生姜管理上還有那么多的學問,用他自已的話說,如果沒有網絡牽線搭橋,哪能家門口就能學到這么多有價值的文化知識!
5月25日,適逢煙臺萊州市第30屆月季花節,萊州市邀請了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理工學院、山東農業大學、煙臺信息所等高校科研機構的6位專家學者,舉行了2020年萬戶姜農技術培訓及大姜產業發展論壇。本次活動在1 個主會場,通過“智慧黨建”系統和“益農信息社”服務平臺,同時向10個鎮街100個村莊設立的分會場傳輸視頻信號。萊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大姜企業負責人、鄉村振興服務隊和部分姜農代表參加了主會場活動,100個村莊的1萬名姜農通過視頻連接在線觀看了專家講課。
“現在種姜我們面臨的最大困惑是氣溫,這個時段白天溫度高,晚上溫度低,從而對大姜生長存在不利因素,希望通過專家的講課找到方法。”在煙臺萊州市平里店鎮西北障村分會場,對于已經種植大姜20年的姜農鄒秋艷來說,今天收獲很大,通過視頻跟著專家學習,家門口解決了實實在在的困難,高興得她都合不攏嘴。
在大姜產業發展論壇,各位專家學者們在論壇會上又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和最新研究成果,就大姜產業發展趨勢、省級大姜產業標準化綜合體試點項目、大姜種植與加工技術、大姜深加工產品的開發、國外大姜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大姜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等熱點問題,做了精辟獨到的剖析,為萊州市大姜產業創新發展提出了新的建議對策,也為大姜產業向高、精、深方向發展提供了新理論和新技術。
智慧黨建,解決了黨建難題,萊州市還實施遠程教育基礎設施升級改造,采取“1 3”模式,打造“互聯網 智慧黨建”融平臺,形成了多網融合互補、多屏合一互動、服務內容多樣的綜合服務體系。“互聯網 智慧黨建 益農信息社”融平臺建設,還實現了現代農業科技知識信息傳播到鄉村、街道社區的全覆蓋,打通了農業技術和人才交流的最后“一公里”,創新的學習模式也受到了萬千農民的熱烈歡迎。
“益農信息社是農村和城市信息連接的橋梁。買方便,益農信息社通過各個電商平臺幫農民代購所需要的東西,滿足農民的生產生活需求。賣輕松,農民朋友通過益農信息社把出售信息發布出去,輕松完成農副產品的銷售。推容易,益農信息社是國家信息政策傳達至農村的有效對接口,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產前、產中、產后等技術和銷售問題,促進農業、農村、農民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煙臺萊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鄒建春表示,下一步,將在959個行政村開展益農信息社建設,其中建設中心站(縣級運營中心)1個,標準站112個,簡易站847個,把遍布鄉村的益農信息社打造成一個全能的信息超市。
(齊魯在線)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